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

为官不易岂能不为

巴依
2014年07月18日13:1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时常私下抱怨现在“当官难了”,开始变得“官不聊生”了。这话多少有些矫情,或许是当惯了“官老爷”,便忘了当公仆的本分,心里难免泛酸。看来,叫“苦”的干部,更应先补补课。

清廉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任何“为官不易”的论调,任何“为官不为”的行径,实质上都与党的宗旨观念、法律规章背道而驰。 现在觉得“为官不易”,大概是因为过去高高在上“为官太易”,在整风肃纪的大势下,取消了那些本不该享有的待遇,消除了那些百姓反感的特权,吃请不行了,收礼不敢了,权力附加的“红利”不能了,当官越来越不自在、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于是乎,部分官员开始手足无措了,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好,那就干脆啥也不干,省的招惹“麻烦”,工作也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这显然是在闹情绪,大有没有“特权”就“撂挑子”,没有好处就“打太极”之势。

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官本位思想开的花,是扭曲权利观结出的果,损害的是社会公平和正义,侵占的是群众资源和利益。

应该知道,当官本来就不易,清正廉明是底线。不可否认,面对社会转型期、改革深水区、发展攻坚期,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各种矛盾的难度确实很大。领导工作的确不好做,可干事创业又何时容易过呢?特别是变革的时代,正在加快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型。“做人民公仆”不是一句空话,为官者必须厘清身份,清除特权思想,不忘当初誓言,才能从思想和行动回归到人民公仆的本位。

立党在公,兴党更在公。当官为什么、用权干什么、身后留什么,是每个干部都应当常问常答、躬身自省的人生命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总而言之,如果还记得入党的誓言、还没忘我党的宗旨,那么,当官岂能容易?

至于“官不聊生”的抱怨,更是荒唐至极。若真心觉得“官不聊生”了,不妨“挂印而去”。但只要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当官多难也不能成为绕行躲事、推托躲避、无所作为的“挡箭牌”。如果“不易”就“不为”,假设没有“利”就不出“力”,不仅贻误改革发展事业,更会影响党的执政根基;如果把遵守党纪和规章制度理解成“多说话、多干事容易出事,少做少出错,混事求多福”,消极应付、碌碌无为,不仅偏离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正确导向,还将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彰公道则天下廉,存私心则政权腐。领导干部要提高自己的威信,就应该少一些“为官不易”的矫情,多一些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让“为官不易”成为常态和习惯。梁家河的村民忆起当年的支部书记习近平,依然感慨不已,他“什么活儿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吃”。当年打坝,零下十几度,河渠里冰块很厚,先要用手搬冰块,再铲掉冻土,掏土、推车子、夯土……连当地人都怕干这活,可习近平却第一个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手上磨出了血泡。村民们说:“他带头干,我们咋好意思不干?”这其间的辛苦不易,可想而知。焦裕禄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一开始就立下雄心壮志: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当他得知自己病情很重时,还豪迈地说:“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和爱党为民的理想信念,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只有领导干部做到事业有我、功名无我、奉献忘我,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致力改革不怕难,发展为民谋幸福,永远同人民心连心。这样,失去的是自在用权的不当利益,收获的却是心地安然、坦荡亮堂的自在人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