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工作动态>>少数民族

高原撒拉尔:骆驼泉边的诗意生活

2014年03月20日14:0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高原撒拉尔:骆驼泉边的诗意生活

正值国庆假日。清晨,悠扬的诵经声打破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的宁静,店门一一敞开,淡定持重的老人、节日里雀跃的孩子、穿梭的车辆和叫卖声使整个小镇顿时生动起来。

做完礼拜,身穿灰色长袍,头戴穆斯林白色礼帽的撒拉族老人马生辉来到骆驼泉边,吟唱起父辈们教给他的撒拉族民歌。

“积石山高着李家山大,滚滚黄河像镜子把美景照下,驮经(古兰经)的骆驼走的远,撒拉尔在街子上安了家。”如今,唱起这首已吟唱无数遍的小调,他依然动情。

76岁的撒拉族老人马生辉来自青海省循化县街子镇,他告诉记者,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撒拉族人口约10万,现大多居住在青海省循化县。

“一峰白驼、一张经卷、一眼清泉和一座大寺成为了撒拉族记忆的核心。” 马生辉说,在循化撒拉族中,至今仍流传着关于骆驼泉的美丽传说。

据了解,撒拉族的祖先于公元13世纪随蒙古东征军迁移,开始了历史性的万里东迁,牵着一峰白骆驼、载负着珍贵的手抄本《古兰经》以及故乡的水土,踏上了寻找安宁富足乐土的行程。

“当祖先们翻过天山,越过嘉峪关,穿越河西走廊,辗转来到循化县,历经千辛万苦的白骆驼却化为玉石,卧在一泓泉水中,口吐清泉,与人们日夜相伴,后来人们也将这泓清泉起名为‘骆驼泉’。” 马生辉说。

“骆驼泉的故事听起来有几分苍凉和悲壮,如今生活在黄河畔、骆驼泉边的撒拉尔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马生辉说。

42岁的撒拉族妇女马子丽哈来自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走进她家的院落,松木雕梁的四合院宽敞明亮,屋檐上雕刻着纹饰精美的各色花朵,院落的葡萄架下,闲适的老人哼着小调,品着盖碗茶,而孩子们也在院落里嬉戏玩耍,几只鸽子在屋檐下觅食。

马子丽哈说,以前撒拉族妇女只能在家务农和照顾老小,如今,撒拉族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撒拉族妇女都会选择打工、求学或外出做生意。

现在每到夏天,她还会在自家院子里做起撒拉族特色农家乐,而在高原青海,以“撒拉人家”为品牌的餐饮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青睐。

“我和父辈们世代生活在循化黄河岸边,对这块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独特的气候与自然环境为撒拉族创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马子丽哈说。

马子丽哈说,循化县海拔低、气候温暖、水源充沛,现在她和丈夫在循化县开了家旅游公司,并在黄河公伯峡段搞起了高原冷水鱼特色养殖,生意红火。

如今,马子丽哈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儿孙们能多掌握些文化知识,踏上去麦加朝觐的旅程。

“从遥远的中亚到美丽的黄河岸边,如今撒拉族唱着花儿,用双手经营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也会将骆驼泉的故事讲下去,让儿孙们记住这段历史,珍惜时下。”马生辉说。(新华网西宁10月6日电 记者 李琳海)

分享到:
(责编: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