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姜志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

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姜志刚 
2013年12月25日13:5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对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履职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好干部的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不同”。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不久,中央就提出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要求,随之涌现出了一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推动改革开放的优秀干部,这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围绕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20字标准,体现了对干部工作特点规律的深刻把握,给干部队伍建设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在选人用人上认真把握好20字标准,把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勇挑重担,面对责任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评价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导向。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我们将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抓紧完善符合首都实际的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考核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进一步在全市形成促进科学发展和鼓励改革的导向,促进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坚持用差异化的标准来评价干部,根据首都建设发展需要,按照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干部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考核评价指标。

考察识别干部的功夫要下在平时。只有在平时下足功夫,对干部的了解才能全面,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在干部考察识别上,要健全到基层干部群众中、从履职过程中考察干部的制度,完善通过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了解干部的办法,建立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制度,增强考核全面性和准确性。要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方式和程序,在日常的个别谈话、实地调查、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上真正把工作做足。把得票作为用人的重要参考,同时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把干部推荐得票情况与组织平时掌握的德才和实绩情况对照起来分析,综合考虑确定人选,坚决纠正唯票取人的现象。

使用干部要解放思想、公道大胆。要从首都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出发,以事择人、大胆使用干部,力求做到用当其时、用其所长,防止一味地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对那些勇担当、有本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个性鲜明,在破解难题、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干出实绩,但大家认识不尽一致的干部,特别需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多为他们说公道话。要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统筹盘活用好体制内和体制外各类人才。改进年轻干部选拔机制,坚持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激发全市干部队伍整体活力和战斗力。

(责编:吴斌、程宏毅)


相关专题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中国组织人事报》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