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深化改革当有“钉钉子”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发扬“钉钉子”精神,言语朴实、意蕴深远,这既是中央对广大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一个新要求,也是我们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必须坚持的一个工作原则。
“钉钉子”精神是一种苦钻研、有恒心、重实干的精神。抓工作不落实,提再多问题也是徒劳。心态浮躁、作风飘浮,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再好的发展蓝图也都难以实现。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一些问题之所以难推进、难解决,是因为有的属于体制机制遗留的老问题,有的属于前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源自思想观念障碍,有的受到利益格局掣肘。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有靠进一步改革的办法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像“钉钉子”一样,首先要准确定位,抓住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一丝不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力求突破,牵引和带动其他各方面改革。
改革从来非易事,需要不断克服困难、破除障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必然要触动固有的利益藩篱。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没有“钉钉子”的挤劲和钻劲,没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就很难突破,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只有以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敢于动真碰硬,才能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注定是一场充满艰辛的持久战,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轻松与浪漫,更不能无果而终,要坚持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硬度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出实招、务实效的钉子,一锤一锤,钉牢一颗再钉一颗,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空谈误国,践行实干兴邦,《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才能落到实处,把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