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保护红树林 构建“绿屏障”

2013年09月28日07:12    来源:广西日报

原标题:保护红树林 构建“绿屏障”

  红树林生长在海滩潮间带,既能护岸,又是滩涂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理想家园。 冯汝君/摄

  本报记者 唐广生 本报通讯员 蓝汝林

  红树林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已成为近年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

  红树林生态系统与沿海防灾减灾、渔业养殖、近海环境、林业、海洋旅游等密切相关,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被誉为海岸“绿色卫士”。

  广西作为全国红树林分布最广泛的区域之一,现状怎样?如何保护?记者查资料、看现场、访专家、搞调研,为你一一解答。

  现状 广西天然红树林 面积名列前茅

  据广西海洋局专家介绍,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倚海而生,随潮涨而隐、潮退而现,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以及香港和澳门。

  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至2000年间,我国共有1.29万公顷红树林消失,其中建塘养虾占毁林总面积的97.6%,到2012年,我国仅有红树林面积约2.4万公顷。

  至2001年,广西剩余天然红树林8375公顷,但面积仍是全国最大,目前全区有4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记者了解到,钦州市有红树林面积4586.7公顷,其中天然红树林3057.3公顷;红树植物有12科17种,占全国红树种类的43.2%,占广西区红树种类的69.6%;有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防城港市建成总面积1274 公顷的北仑河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港口区渔洲城连片334公顷的“城市”红树林已纳入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资金红树林国际示范区(GEF);并建成了以红树林保护为主题的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向国家申请实施总投资近2000万元的广西珍珠港红树林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正在等待批复。

  北海市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有林面积800公顷,共有红海榄树、秋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植物,是广西乃至全国大陆海岸发育良好、连片大、结构较典型、保护较完整的红树林区,也是广西第一个被批准接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MAB)成员。2003年,北海建成5000亩红树林良种繁育基地,可满足北海乃至整个北部湾沿海城市对红树林种苗的需求。目前北海正在建设3万亩以滨海红树林湿地为特色的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

  面积逐渐减少

  生态功能退化

  自治区政协委员钟夏平谈到,广西红树林从100多年前的2.4066万公顷减少到上世纪50年代初的1.5951万公顷。2001年广西剩下天然红树林8375公顷,林区海洋动物资源减少80%以上,系统的生态功能明显退化。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造成这样的困局,原因是多方面的。

  随着广西沿海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和沿海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围海、填海不断增多,局地红树林被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项权威数据表明,1980年至2000年间,广西有1464.1公顷红树林被占用,95%用来修建虾塘。仅1986年到2008年,广西沿海有166个虾塘来源于红树林,每个虾塘平均毁灭红树林2.64公顷,共造成438.91公顷红树林的消失,是1986年以来广西红树林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谈到,广西沿海潮位高、海水冲击能量大,人工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常常是一年好(成活率达85~90%),二年稀,三年少(保存率仅为10%);目前,广西对红树林群落生态学和造林学的研究几近空白,对不同红树植物的造林地条件认识不清,也是红树林人工造林保存率低的原因之一。至今,国家给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只有5元/亩,生态补偿标准严重偏低,影响到人造红树林的积极性。

  红树林保护管理涉及海洋、土地、水产、林业、环保多个部门,多头管理,目前又没有颁布自治区政府层面的红树林保护条例,致使执法不力,毁林事件屡见不鲜。

  由于财力不足,广西在红树林调查与监测、保护区及示范区建设、湿地研究与宣传、湿地公园建设及相关保护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红树林保护事业的发展。

  此外,外来物种入侵也造成了一定影响。1979年,广西沿海引进互花米草,已在不少海域泛滥成灾,影响到红树林气生根蔓延,对红树林生长造成了灾难。

  自治区海洋局专家提到,目前广西红树林绝大部分为次生林,90%以上的红树林高度不超过4米,退化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养殖业及城市生活污水,造成海水污染,直接威胁到红树林及其生态系统。

  二是人为干扰严重,80%以上的红树林被海堤与陆岸隔开,且过度捕捞和过度挖掘捕获海洋经济动物而损坏红树林的根系,危害红树林幼苗和繁殖体库,使红树植物群落更新困难。

  三是自然灾害,2004年5月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虫害,2008年初的低温对红树林人工林又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四是农、渔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除草剂,污染了红树林区的海水,直接威胁红树林及其生态系统。

  对策

  立法加强保护

  各方齐抓共管

  我国红树林面积的减少,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国家规划将2012年约2.4万公顷红树林恢复到6万公顷。自治区领导也提出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红树林保护问题,将之作为广西北部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工作来抓;沿海三市因地制宜探索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保护和繁衍红树林的经验和做法;今年7月,自治区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就红树林保护情况进行调研。8月,自治区政协环资委举行红树林对口协商会,自治区海洋局、环保厅、林业厅以及沿海3市政府部门领导及相关专家,汇聚一堂,建言献策,提出要保护和发展红树林,广西必须齐抓共管,方能奏效。

  ——界定好红树林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专家们谈到,广西红树林保护要遵循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科学界定好保护和开发的量控关系,既要保障好沿海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城镇建设等重大项目的用海需求,又要明确广西海洋生态红线,特别是红树林开发利用的科学上限,确定不同区域海洋生态主导功能,对红树林实施分区和分类管理,指导红树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快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保护条例》

  自治区政协委员陈家权、黄文九,沿海3市及相关厅局领导在发言中一致谈到,建议自治区层面以立法形式尽快颁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保护条例》,建立完备的红树林保护法规体系,并根据阶段特点,对相关法律规范进行修订,使执法有依据。

  ——加强红树林保护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红树林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大力培养和引进红树林保护与建设人才队伍,建立红树林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平台,根据“中国东盟海上基金”的准则,加大红树林保护培训和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促进红树林保护工作的开展。

  ——实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共做“一桌菜”

  在记者采访的多个部门中,认为红树林保护是项综合性工程,相关部门要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共做“一桌菜”。

  海洋部门应科学统筹,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和依法用海,编制海洋生态区划,在海洋开发活动中切实落实好保护红树林的各项措施。

  环保部门应严格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加强环境监管,减少陆源污染物对沿海环境的污染,从源头防止新的红树林生态环境被破坏。

  林业部门应将红树林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沿海地区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任期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在加强对红树林育苗技术、造林技术、选种育种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研究的同时,争取国家、自治区提高红树林造林和生态补偿标准,以有效保护和恢复宝贵的红树林资源。

  自治区政协委员陈家权建议,国务院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了生态保护岸线,提出规划390公里用于海洋生态环境和稀有动植物资源保护。广西应落实好红树林的规划保护岸线,作为美丽广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阶段逐步建成北部湾沿海红树林绿色长城。

  自治区政协委员黄文九提议,广西应把红树林等科普知识,贯穿到全区小学、中学、高校的教育实践。自治区政协委员陈家权建议,北部湾沿海各市应广泛宣传和教育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意义,特别是红树林区域乡镇村,应该建立村规民约,形成保护红树林的意识和自觉行动。

(来源:广西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