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致公党青岛市委走访慰问抗战老兵

让抗战英雄老有所依
2013年08月19日14:2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让抗战英雄老有所依

历时9天,行程3300余公里,跨越10个城市,走访24名抗战老兵……这是致公党青岛市委近日开展“慰问抗战老兵齐鲁行”活动创下的“纪录”。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致公党青岛市委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开展了此次走访活动,旨在关爱抗战老兵群体,挖掘老兵们的英雄事迹,激励青年一代的爱国精神。8月4日至12日,致公党青岛市委冒着酷暑烈日,分别赴威海、滨州、济宁、临沂等10个城市,为24名贫困抗战老兵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

8月13日,记者采访了刚刚返青的活动成员之一的致公党党员兰孝松。“这是即墨市的宫团华老人,13岁参军,自己写了10万字的抗战历史;这是菏泽市的刘方柱老人,右腿被日军炸没了;这是济宁市的岳时光老人,今年99岁,参加过‘潼关风陵渡’对日阻击战……”兰孝松一边展示着现场拍摄的图片,一边讲述老兵们的英雄事迹。据他介绍,此次走访的24名抗战老兵,年龄最大的99岁,最小的83岁,其中有21名国民党抗战老兵,老兵们人人都有一段抗日救国的英雄历史。但是,这些曾为国家流血牺牲的抗战老兵,目前绝大多数生活在贫困之中,在荒村陋室之中默默度过自己的余生。这也是让兰孝松最难过的一件事情。在走访过程中,兰孝松尽己所能多帮助他们一点:买几包烟、送一台收音机、买几根火腿肠……此外,他还为两名贫困老兵申请了“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抗战老兵专项基金”的救助,从今年10月起,老人可以获得每月500元的救助。

“他们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利益呼喊过,只是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社会的认可。”兰孝松说。因为国民党的特殊身份,很多抗战老兵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救助。让人欣慰的是,今年7月3日,国家民政部在其官网发表了《对媒体刊登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有关问题的情况说明》,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及时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保障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这些老兵已近风烛残年,没有多少时间可等。”兰孝松呼吁各地民政部门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让抗战老兵们老有所依。致公党青岛市委也表示将通过多种渠道,促进青岛相关政策的出台。(记者 代桂云 通讯员 李建晖)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