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ediaFile/2013/0808/MAIN201308081111000209058038701.jpg)
![](/NMediaFile/2013/0808/MAIN201308081111000387170917953.jpg)
杨善洲平常抽的草烟和烟斗
![](/NMediaFile/2013/0808/MAIN201308081111000554077310188.jpg)
自制的简易桌
![](/NMediaFile/2013/0808/MAIN201308081112000132303428075.jpg)
老家的房子
![](/NMediaFile/2013/0808/MAIN201308081112000296560606802.jpg)
唯一的全家福(2009年)
![](/NMediaFile/2013/0808/MAIN201308081112000480592876361.jpg)
杨善洲的妻子张玉珍
有人问张玉珍老人:“你当家的是‘大官’,你一家子怎么还过得这么苦?”她总会说:“他当官是为国家当,又不是为我们家当。”
杨善洲下乡轻车简从,碰上饭点,老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吃完结账。
有一次,他到龙陵县调研在县委食堂吃了一顿饭,一共6.5元。秘书去结账,被县委书记推辞掉了。
返程路上,杨善洲突然问起这事,秘书如实相告。他发火了,“停车,你立刻搭班车回去结账!”
秘书只好下车返回。杨善洲后来对他说:“领导机关的人不能占基层便宜!”他下乡、出差都是自己掏腰包。他在职时是如此做,退休后到大亮山林场种树也如此。老伴去医院看病,用了4次车,他一共交了370元的汽油钱。
他岂止是不占便宜,而且“抠”得很。
他常年住在办公室旁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木桌,一张木板床,床上一个草垫子和草席;穿的总是一身发白的灰色中山装,夏天草鞋,冬天胶鞋;喜欢抽烟,还舍不得抽纸烟,天天一包烟叶子一支烟斗带在身边。
杨善洲更“抠”的是,绝不允许家属占公家一丁点便宜。他担任地委书记时,按照政策,组织部门上交了他家人“农转非”的报告,他闻讯后坚决要求撤销报告。他的妻子和大女儿一辈子都在农村。他担任地县领导干部30多年,可直到退休也没有能力为在农村的家盖一所像样的房子。
杨善洲把“后门”关得紧紧的,但他的“前门”总是敞开的。地区农科所农艺师毕景亮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农村,家里比较困难,杨善洲在地委会议上提出:“像毕景亮这样的科技干部我们要主动关心他,尽快解决他的困难。不光是他,也要注意解决其他科技干部的后顾之忧。”
在杨善洲眼里,权力是人民的,他只是为人民来行使,行使的标准,就看符合不符合人民的利益。(记者 雍明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