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近日转发通知,对河北省沽源县平定堡镇原党委书记、街道党工委原第一书记岳树旺大操大办女儿婚事问题进行了通报,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入查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查找出来的问题立行立改。(据2013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从延伸报道来看,岳树旺本人对组织的处理还算服气,但也有一些人为他感到惋惜,甚至叫屈。他们认为,嫁女儿、办喜酒这是人之常情,别人来随礼,既不是岳树旺组织的,也不能由他阻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天真。试想一下,哪一个平头百姓嫁女儿不想风风光光,不想大操大办,但真正操办起来的能有几个?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没有领导干部的特殊身份。
应该说,相当一部分人为领导家的婚丧嫁娶、升学乔迁送礼,并没有什么直接目的,有些还是出于从众心理,认为别人都随了礼,自己不去难为情。正因为如此,那些办事的干部在收礼金时往往没有什么压力,认为这不同于索贿受贿,不存在利益交换,“不收白不收”。
但是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一是为今后办事埋下伏笔。有那么一部分人是借领导办喜事之机向领导献殷勤,做长线投资,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来提要求。这个时候,拒绝难为情,不拒绝就要犯错误。二是为干部管理设置障碍。即使别人没有提出要求,因为拿了别人的手软,在以后的干部管理中就不好意思来硬的。三是为干群关系留下隔阂。群众家的喜事小打小闹,领导家的喜事大操大办,这种落差让群众心理不平衡,自然要加剧干群关系的紧张。
其实,作为领导干部来讲,不是不该讲人情,而是要学会对谁讲人情,怎么讲人情。这个人情更应该对群众而言,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感,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放在解民困、纾民难上。当然,对家人也要讲人情,但这个人情绝对不是大操大办、大肆收礼。比如,嫁女儿的时候用自己一生的积蓄给她一套漂亮的嫁妆,或者用一生的感悟赠送她几句箴言,这些恐怕比那些表面的风光强多了。
我们读党史,看到延安时期党的一些高级干部在窑洞里结婚,仪式就是几个同志坐一坐,几个水果分一分,绝对没有送礼收礼之说,但过程一样令人回味。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领导干部更要有这么一种超脱于物质之上的精神追求。若不能如此,再隆重的场面背后都是精神的空虚,再贵重的礼物都是“收了也白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