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力做好邮政科技支撑工作

中国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副院长  李学平
2013年07月31日09: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是我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主题突出,内涵丰富,提出了一系列新表述、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需要我们反复学习,从多个方面认真思考,深刻领会,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下,我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全力做好邮政科技支撑工作的角度,谈谈初步的学习体会。

一、从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重大意义,提高科技支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报告论述了小康社会目标的五点新要求。其中第四点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在论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要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中国邮政承担的普遍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邮政又是一个传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因此,我们支撑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发展,就是要从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传统邮政转型升级,迈入现代服务业行列的高度来认识和定位,从而提高我们科技支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当今世界,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以“函、包、汇、发”为主要业务的传统邮政。在函件业务领域,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替代作用日益显现,业务量逐年下降;在包裹业务领域,网购带来的电商包裹呈井喷式增长,业界“爆棚”现象频现;汇兑业务已被银行取代;发行业务的上游,电子手段正在逐步取代纸媒,具有多年历史的知名报刊停印纸媒的报道不绝于耳。面对如此形势和环境,传统邮政如何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笔者认为,对于函件业务,应该顺应信息化潮流,将业务向电子领域延伸。应以建设安全电子邮箱为基础,并与客户的物理地址绑定,为所有客户,包括农村、山区客户提供基本的、公共的、均等的、安全的挂号电子邮件、混合邮件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为政府部门提供电子法律文书寄递、电子机要文件寄递以及其他电子政务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电子帐单、电子广告等电子商函业务,为全体公民提供安全电子通信、电子档案保管、电子帐单在线支付以及其他普遍服务业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打好“四张牌”:一是延伸普遍服务至电子领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牌;二是服务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低碳社会的牌;三是安全、保密、可追溯的牌;四是全球统一的邮联“.post”顶级域名的牌。以此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争取法律地位。

对于包裹业务,要义无反顾地进军网购包裹市场。要合理设计产品线,与速递业务在价格、时限、区域上错位经营,形成互补;加快处理中心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和改造步伐,使之适应电子商务包裹处理需求;认真调研客户的投递需求,改变目前的投递模式。借助于网上邮局,开发软件工具,让客户自主选择投递时间、地点、方式。注重发挥邮政网点和便民服务站的作用,同时大力推广“智能自助包裹投递系统”,满足客户业余时间自助取件需求。

对于发行业务,一方面大力宣传、推广、完善网上订阅模式,另一方面,紧密跟踪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信息化部署,采用多种手段和模式,布局数字发行平台建设,在出版发行由纸媒向数字化演进过程中,抢占先机,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对邮政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科技支撑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十八大报告对科技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做了深刻论述。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同时指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邮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邮政的发展也必须按照国家的这一总体发展战略要求,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战略转型。实际上,这也是现代服务业的本质要求。因为,现代服务业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前面谈到,我们要把邮政的普遍服务延伸到电子领域,延伸到互联网上。而互联网本身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实现的,客户的很多需求也是技术引导、技术创造的。因此,注重科技创新,也是邮政战略转型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在上次的全国邮政科技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提出了科技对邮政的发展要“支撑与引领并重”。我认为,随着中国邮政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科技的地位和作用要逐渐从“支撑”向“引领”过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邮政科技人员的重任和使命,我们应该勇敢地担当起来。

三、以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研究院的标准,加快邮政院发展,全力做好邮政科技支撑工作

近年来,在集团公司领导的重视下,邮政院对邮政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但与邮政运营管理和转型对科技支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研究院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很不相称。首先,在邮政产品研发方面支撑不到位。作为一个企业的研发中心,其首要任务是研究开发这个企业的产品。而邮政的产品就是邮政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即邮政业务。但目前邮政的上百项业务几乎都不是由邮政院“研发”出来的。个别新业务在推出过程中,在市场调查、资源占用、定价策略、成本分析、盈利分析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造成效益低下;其次,在信息化领域支撑不到位。毋庸置疑,近年来邮政信息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一支强有力的自己的开发队伍,也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分业务、环节建设系统,而且一个系统委托一家开发商,给互联互通带来很大困难。某省公司的一个基层营业员要面对19个子系统,工作时来回切屏,反复登陆。另一方面,软件应用系统目前推崇“敏捷开发”,即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修改完善系统。社会开发商往往在服务价格、及时性等方面难以满足要求,而邮政院目前在此领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第三,基础学科建设薄弱,领军人才后继乏人。笔者当年在德国进修期间,曾在当时的德国邮政技术中心学习。这个中心有1500人,98个常设科室,承担着邮政所有专业的常年研究、标准规范制定以及集装容器调拨管理、国际帐务结算等任务。常规固定经费和课题式经费各占一半。相比之下,我们的北京、上海两个院加起来不到600人,专业也不齐全,全部是课题式经费。一个研究人员,今天做这个方向的课题,明天做那个方向的研究,甚至还承担一些社会项目,这种纯课题式管理模式使得专家型领军人才的培养大打折扣,完成的集团任务的水平也受到影响。

鉴此,建议集团以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的要求,整合邮政科研力量,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的科技支撑作用。具体来说,一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软科学研究队伍。大部分软科学项目如战略研究、规划研究、市场分析、资费政策、流程优化、网络优化等宜列为常规项目,每年核拨固定经费;二是以邮政院为主体,组建邮政自己的核心IT团队,承担核心系统,以及一些业务性很强、上线后维护工作量很大的软件系统的开发、维护任务;三是重视邮政专业基础技术的研究,核拨专项经费,跟踪研究前沿技术。如自动识别技术、智能输送分拣技术、RFID技术、GIS技术、云技术、移动终端应用等技术,为邮政生产运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提供技术手段支撑;四是把一些操作性、技术性较强,目前职责在总部职能部门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分配给科研单位去做,使总部职能部门能集中精力考虑大事;五是改革科研管理机制,创造有利于邮政科技力量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对于邮政院以及笔者个人来说,在科技支撑工作中还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科学性。任何时候,我们的研究报告,产品设备,工程设计都要实事求是。要讲真话,而不是去求证领导的观点。在此方面,自己感到还有差距,在个别项目上,不能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前瞻性。科技工作若缺乏前瞻,缺乏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和敏锐性,就不可能支撑到位。去年,集团公司把电子邮政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我院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便完成了“电子邮政业务发展总体规划”,受到了集团领导的高度评价,正是因为院早在两年前就超前启动了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

创新性。创新是科技工作的灵魂,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起到“引领”作用。前几年,院在RFID技术、汉字自动识别批译技术、包裹智能投递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创新研究,今年,将把适应电商包裹的分拣技术、智能手机终端应用、前沿的自动识别技术等作为重点。

实用性。要密切贴合邮政实际,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在这方面虽然院非常重视,但仍有差距。一方面,深入基层企业调研少;另一方面,研究深度不够,成果不解渴。一些研究报告,国际背景、国内背景、邮政现状,洋洋洒洒一大篇,但分析不透彻。到了邮政该怎么干了,只有2页纸,不解渴。

及时性。目前邮政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新的班子,新的思路,新的要求。很多事情“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就对我们的支撑工作提出了进度要求。要分轻重缓急,决不能拖集团项目的后腿。

高质量。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邮政院也不例外。这几年,院一直把“质量意识”作为院持续强化的“六个意识”之一来抓,但在一些科研和工程项目中,仍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院级审核力度,狠抓质量不放松。

人才队伍建设。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是院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几年,院一直面临着人才数量和结构与支撑邮政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在打造学科带头人,增强学术氛围,完善薪酬体系,打通专业技术人员职级待遇提升通道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以上是自己学习十八大报告的肤浅体会。不当之处请指正。

(责编:单莞婷(实习生)、高雷)


相关专题
· 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