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

生态文明建设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刍议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保司 李道峰
2013年07月30日15:5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生态文明建设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刍议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不久,我认真研读和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所做的十八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及其他相关辅助材料,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进行了对比,就报告有关内容感悟颇深。尤其是近日在聆听了鄂竟平主任关于南水北调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辅导报告后,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就部分问题提出自己一些肤浅的想法和观点,希望同志们的批评指正。

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专门用了二十分之一的篇幅,在第八个大问题中全面阐述了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有许多新的提法。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闪耀着几代领导集体和全国人民智慧的光芒。

“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圆中国梦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丽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无比向往、充满期待,作为一名从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水质保护工作的水利人,感慨万分。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工程实施对于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本身就意义非凡,而调水成功的与否取决于水源区水质,水质保护工作更是推进生态文明的最直接体现,是促进和带动水源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水源区区域空间、产业格局的调整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办公室党组的总体部署,针对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质保护需要实际,实施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丹江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对中线水源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规划和政策,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水源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护水源的积极性,带动的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受发展压力和方式的影响,中线水源保护压力仍然很大,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中线工程通水时间日益迫近的情况下,中线水源保护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需要以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为指引,科学认识,积极面对。

过去一个时期,是中线水源保护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的时期,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的事情。一方面,落后的经济和快速的发展使水源区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加强防治成为确保通水水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加强防治有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和操作能力。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央领导同志针对中线水源保护方面的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指导推进中线水源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在这样一个有利环境下,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群策群力,共同促进了中线水源保护工作在思路和策略等方面实现了转变,取得了在快速发展的强大压力下水源区水质保持稳定的积极效果。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中线水源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突破传统的把中线水源保护限于治理流域的思想局限,立足于区域整体发展来开展相关工作。一方面,把中线水源保护放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安排,将中线水源保护作为推进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基于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安排和一体联动来推进各项工作,把中线水源保护同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措施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思想作为制订水源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对口协作方案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证明,按照该理念开展工作不仅大大提升了水污染防治效果,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是把单一治理转向流域综合防治。长期以来,全国在水污染防治问题上一直局限于以水论水、就水治水,水源区也不例外。在过去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程度低、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原生态”成分较重、非水因素对水环境影响较小的情况下,这种治水方式是有一定效果的。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和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区域经济社会活动与流域关联日益直接和紧密,这种治水方式已难以产生实质性效果。在实践中往往出现部分入库支流污染不断扩展、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针对这种形势,应不断推进中线水源保护模式的创新,把水质保护本身转变为内外兼顾,点源、面源、内源一体推进的综合治理,逐步实现中线水源保护方式的转变。2012年国务院批复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规划较“十一五”规划仅在项目类型设置上就增加了生态隔离带、入河排污口整治、重污染河道治理、生态农业、无主尾矿库治理等项目,凸显了流域综合治理的思路。

三是把构建中线水源保护长效机制放到突出重要位置。立足于解决当前问题是过去一个时期中线水源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这一方面与资金财力投入的有限性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初期中线水源保护任务较轻、治理效果易于显现等因素有关。在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即将完工、通水日益临近,中线水源保护已成为一项长期重要任务的情势下,以前的工作套路已难以适应中线水源保护工作需要。为此,在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当前紧迫问题的同时,努力探索构建中线水源保护的长效机制。

——健全责任机制。明确地方政府的流域治理责任主体地位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协调职责,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推行“河长制”,实行主要河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度,相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考核机制。实行目标、项目、投资、水质、责任五位一体,进行定期检查与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政绩挂钩。

——创新协调机制。建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相关省(区、市)组成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经济社会发展、对口协作等方面的联席会议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形成部门、地方、社会合力保护水源的新格局。

——构建联动机制。完善水源区水质及区域环境影响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源区与受水区之间协调互动,充分履行水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

四是把中线水源保护重点和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囿于资金限制、既有经验、体制约束等原因,长期以来,中线水源保护在内容与领域上往往一成不变,致使部分工作陷入了有污不能治、治理不到位、治后又反弹的被动状态。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应调整工作路径,变被动为主动,全面推进。首先,务实拓展中线水源保护领域,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延伸到乡镇级,把水土保持治理范围扩大到汉丹江上游。其次,把防与治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源头防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对中线水源保护做出超前部署,努力解决重治理轻预防的问题,避免边治理边污染、越治理越污染的情况发生。第三,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根据现实状况和发展需要,科学选择防治优先控制单元和领域,集中力量攻关,实现薄弱环节的率先突破和重点问题的及时解决,尤其是要彻底消灭直接如丹江口水库的不达标河流。第四,加强重点控制单元防治投入,根据对丹江口水库水质影响贡献率的大小强弱,继续不断提高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中线水源保护和水源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为我们开展相关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背景和社会氛围,也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方向和强大的促进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下,推进中线水源保护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公众支持和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将促使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今后一个时期,中线水源保护已经进入了一个巩固成果、加快治理、提高水平、力求突破的关键时期,表现在不仅要有效遏制住污染状况,而且还要不断改善和提高流域水环境质量,还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基于当前的情况和发展的需要,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立足科学发展,科学制定和加快实施相关规划。加强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衔接,积极做好水污染防治“十二五”的实施工作,按照第三次部际联席会议的要求,抓紧解决中线水源保护中的突出问题,确保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水质安全;按照国务院要求,指导水源区和受水区地方政府科学制定对口协作相关规划(方案)。

——坚持综合治理,统筹推进中线水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各项重要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加快种养殖业结构调整,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建设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加强农村清洁环境整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活方式转变;二是努力提升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建设水平,加快淘汰和改造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严格准入门槛,提高绿色技术和环保工艺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城镇布局,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水平,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和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三是积极开展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因地制宜实施外流域生态补水,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实施退田还湖还湿,提升湖(库)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水平,严格控制水体水产养殖活动,规范水上运输和涉水旅游观光,推进船舶标准化建设,加强污染河道底泥清淤,最大限度地降低内源污染物释放。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中线水源保护制度体系。围绕解决中线水源保护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立足于持续有效推进中线水源保护,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加强试点探索,全面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在政府方面,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责任约束,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中线水源保护中的能动作用,各地和相关部门可根据自身职能和实际情况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度和考核机制。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或相关协调机制的作用,制订工作规程,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对中线水源保护问题的研究、解决和协商力度。在市场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区域间、流域间有利于保护生态和水环境的利益平衡机制,以及体现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深化探索,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化体制机制。与此同时,着眼于加强薄弱环节,不断推进相关立法工作,逐步将中线水源保护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

从事南水北调工程环境保护的每个人肩负着历史使命,任务艰巨。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思想动力和行动蓝本,我坚信,经过不懈的努力,中线水源区水质安全将是持久的,水源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是持续的,南水北调工程在中华大地上发挥的效益将是持之以恒的。

(责编:单莞婷(实习生)、高雷)


相关专题
· 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