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我心中的美丽中国

——学习十八大精神有感
国侨办国内司干部 孟蕊
2013年07月30日14:5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我心中的美丽中国

几年前,英国BBC电视台与中视传媒合作,历时四年,深入中国的各处山川大地,历尽辛苦,拍下了一部6集的纪录片,将中华大地几千年的文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人文风情、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在全世界人民的眼中,让全世界深入了解中国。这部以“Wild China”命名的片子,中译为《美丽中国》。尽管这部纪录片采用了先进的拍摄手段和技术,一幕幕场景美轮美奂,令人惊叹,但当时我总觉得,它并没有将中国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完全展现出来,只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才能深深体会,那美丽风景下蕴含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令我没想到的是,再次见到“美丽中国”这个概念,竟然是在这一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这既让人感到自然温馨,又似乎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此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一时间,“建设美丽中国”的表述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在认真学习了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之后,我意识到,“美丽中国”是党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提法、新要求,但其指导意义又不仅仅局限于此。

何谓美丽中国?山青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但环境恶劣不是美丽中国,经济发展而道德滑坡同样不是美丽中国。

一、中国之美,为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创新驱动的进取之美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可谓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对当代中国来说,进取精神的最准确表达即为科学发展,这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一种未来责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牢筑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科技创新指导全局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形成人人思发展,人人谋创新的进取氛围。

二、中国之美,为保证人民民主、改革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的公平之美

民主和平等,是全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具有社会主义属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是我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一定基础。可以看到,当前中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产生了地区间、城乡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社会问题,这是民主政治发展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体体现。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平等,就必须继续发展和提升民主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要求,也时我们共产党执政根本宗旨的追求,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具体体现。如果一个社会的发展成果不能为大众所享,那么在道义上就会失掉人心,势必会威胁到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好人民各项权益,缩小贫富差距;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中国之美,为弘扬优秀文化、宣传社会文明道德的人文之美

记得在一篇当代文化领域知名学者的文章里,看到他因十八大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重要意义,而发出这样的感叹: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文化建设,文化的重要性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文化软实力和精神家园的概念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应用和普及,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更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的确,从十六大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把握越来越全面,认识越来越深刻,措施越来越得力,文化建设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和精神家园。一方面,我们应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建立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

四、中国之美,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美

生态之美,是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美丽中国的直接含义,是我国展现在世人面前最直观的景象。简单地从资源总量上评价中国“地大物博”早已不是科学的论断,从我国目前资源环境的各方面数据上看,“地大物薄”反而更加贴切。一方面是资源随着经济发展的大量消耗,一方面是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系统退化。

我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说法,即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与此一脉相承,是超越工业文明的高级文明境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我们应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每个人做起,自觉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留下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的美好未来。

五、中国之美,为实干兴邦、执政为民的勤政之美

回顾中国人民的复兴之路,可谓雄关漫道,困难重重,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依靠的是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更是脚踏实地、勇敢探索的拼搏付出,实干兴邦,执政为民,这是历史给予我们后人的宝贵经验。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刚就任之初,连续的国事访问活动安排非常密集,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一句“累并快乐着”既实践了他“夙夜在公,为民服务”的承诺,更是执政为民的完美诠释。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管什么级别、什么职务,职责就是为民服务,必须时刻坚持以人为本,任何时候都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常怀一颗为民之心,才是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只有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求实效、重实干,把为人民谋利益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早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编:单莞婷(实习生)、高雷)


相关专题
· 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