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水利部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扎实做好抗旱减灾工作

国家防办抗旱二处  杨光 
2013年07月30日10: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扎实做好抗旱减灾工作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作了详尽的阐述: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频发多发重发,严重威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严重干旱面前,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努力减轻旱灾影响损失,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当前严峻的抗旱形势,深刻分析抗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抗旱工作,全面提升抗旱减灾综合能力,更好地保障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严重干旱频发重发,抗旱形势愈加严峻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部和南部濒临太平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腹地,国土面积辽阔,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地形十分复杂。由于不同年份的季风、台风进退时间、强度和影响范围不同,降水在年内和年际间的时空分布差异很大。总体上呈现东南多雨、西北干旱的格局,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其中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60%。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有历史记录以来的2000多年间我国发生较大旱灾约1088次,平均每2年发生一次。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用水大量增加影响,我国旱灾呈现频发和加重的趋势:一是干旱发生的频次增加,近20年发生严重干旱灾害的频率比前40年提高80%;二是干旱灾害的范围扩大,在传统的北方旱区旱情加重的同时,南方和东部多雨区旱情也在扩展和加重;三是旱灾影响的领域在扩展,旱灾影响的领域已由农业为主扩展到工矿企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等领域,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四是干旱灾害的损失加剧,近年来全国干旱灾害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约1526亿元,约占同期全国年均GDP的1.47%,是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1.5倍。本世纪以来,就有7个年份发生了大旱,如2000年全国大旱、2006年川渝大旱、2009年北方冬麦区大旱、2010年西南五省区特大干旱、2011年北方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大旱以及西南地区的严重干旱等等,干旱灾害越来越频繁,抗旱任务越来越艰巨,抗旱工作越来越趋于常态化,抗旱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二、抗旱基础依然薄弱,减灾能力亟待提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减灾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大规模水利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我国抗御干旱灾害能力稳步提升,在中等干旱年份,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不会受到大的影响。据1991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分析,年均抗旱浇地面积4.58亿亩,年均挽回粮食损失4059万吨,大大缓解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供需矛盾,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抗御历次大旱的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多次重要指示,并亲赴旱区一线视察指导;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多次召开会商会专题部署抗旱工作,适时派出工作组赴旱区检查指导,加强水利工程科学调度,及时安排抗旱经费和调拨抗旱设备物资支持旱区抗旱;国家防总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做好抗旱相关工作;旱区各地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加大抗旱投入,强化工程建设,科学调度水源,落实保障措施,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旱减灾,夺取了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抗旱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在抗旱减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防灾减灾的基础依然薄弱,能力亟待增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抗旱减灾工作也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近年来连续发生的严重干旱,充分暴露出我国水利设施抗旱减灾能力薄弱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工程性缺水问题亟待解决。当前,我国大中型骨干控制性水源工程和配置工程仍然不足,配套引水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在容易发生干旱的山区农村,主要依靠小水窖、小塘坝、小水库等“五小”水利工程,水源补给单一,供水保证率较低,遇到大旱年份便会干涸。

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农业稳定增产的水利基础亟待加强。目前,农田水利投入不足,建设滞后,全国有一半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很多灌区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运行效率不高;一些地方农村水系紊乱、河湖围垦侵占、河道淤积堵塞等问题十分突出。

三是旱情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抗旱非工程措施亟待强化。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开展墒情测报,中小河流、小水库等水利工程缺少水文测报设施,科技抗旱手段不足。同时,抗旱预案体系不完善,基层抗旱物资装备、服务组织等保障体系有待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有待加强,抗旱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四是社会抗灾减灾意识薄弱,主动防灾避灾能力亟待增强。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南方地区也出现了区域性甚至流域性缺水现象,对社会公众增强抗旱减灾意识提出了巨大挑战。但是,一些地方特别是水资源相对丰沛的地区,由于多年没有发生特大干旱,抗旱减灾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应对抗大旱、抗长旱的充分准备,主动抗旱、积极避灾能力明显偏低。

三、切实加强抗旱工作,着力提升抗旱能力

针对近年来连续发生的严重干旱,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抗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一步增强社会大众的抗旱减灾和节水意识,全面提升我国的抗旱减灾综合能力。

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突出抓好农田水利设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等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着力加强灌区田间工程、末级渠系配套以及“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增强水利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二是加快《全国抗旱规划》组织实施。2011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并正式批复了《全国抗旱规划》。目前,水利部已组织编制完成《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3-2017年)》,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尽快落实投资渠道,加快推进《全国抗旱规划》的组织实施,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综合抗旱减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是加强旱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要加快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增加易旱地区旱情监测站点数量和密度,争取早日建成覆盖全国的土壤墒情测报网络,并进一步完善水文报旱制度,加强对江河湖泊、水库塘坝、地下水等来水蓄水情况的监测预报,尽快形成持续稳定的抗旱信息收集、管理、报送机制。同时,加强对历史干旱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努力提升旱情分析、预测和评估的综合能力。

四是加强抗旱组织保障体系建设。要研究制定全国范围的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和管理办法,开辟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渠道,使得基层抗旱服务队伍能够良性发展、长效运转。要继续加强中央和地方抗旱物资的储备,特别是地方抗旱物资储备,确保抗大旱、抗长旱时的工作需求。要组织指导各地进一步修订完善抗旱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抗旱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五是加强抗旱减灾基础研究。要紧密围绕抗旱工作的实际需求,按照急用先研的原则,对抗旱减灾决策支持和应急管理方面的关键环节开展科研攻关,集中力量对干旱频率、干旱特征值、旱情监测预警、旱情旱灾综合评估、抗旱效益评价等方面先期开展深入研究,争取尽快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实践的转化,为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抗旱减灾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六是加强抗旱节水宣传教育。要加大抗旱和节水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宣传抗旱工作成效、展示抗旱一线场景、推广抗旱节水经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主动抗旱、科学抗旱的积极性,强化社会大众的节水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抗旱、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抗旱工作,从根本上增强抗御干旱等自然灾害能力,更好地造福人民、惠泽民生,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水利保障! 

(责编:单莞婷(实习生)、高雷)


相关专题
· 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