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做中国梦的建设者

——十八大报告践行心得
中国房地产报社 焦玲玲
2013年07月30日10:1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做中国梦的建设者 ——十八大报告践行心得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作的报告激动人心,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未来画卷——我们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人人都可以添把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像当年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提出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在中国梦蓝图的激励下,构建自己的中国梦,需从基层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清醒的认识,专业的判断,不猎奇、不媚俗、不跟风,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做好中国梦的建设者。

梦:做行业里的新闻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发展,而行业的发展更需要大方向的指引,因此行业报的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专业度,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引导能力,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行业的良性发展。

因此,践行中国梦,我认为对于行业里的新闻人很有必要。新闻人要有新闻敏感,对形势发展有专业的判断。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同时,还进一步明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领导人以务实的态度、实干的精神,来践行国家的中国梦。

然而国内的一些媒体似乎并没有及时转变,在今年两会期间新任总理李克强答记者问时,有的记者提出刻板化的问题,与李总理的清新、简洁回答形成反差。整个新闻界开始反思:固化的、刻板的思维模式迫切需要改变!

别人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作为行业报的新闻工作者,我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报道,例如找选题的出发点是否适应当前务实之需,在具体的新闻采访过程中是否也存在套话问题,在写作中是否也有哗众取宠之意。

思维之变需要过程。但是我们也看到可喜的变化,针对北京植树这一选题,我看到北京几家大众报纸,有两三家已经不再只是大照片展示领导,出现更多的是普通群众的身影。

带着问题思考、观察新闻行业之变,是对自己负责,对行业负责。在行业报的专题报道中,我也开始多听取专家的意见,与行业内企业展开交流,不断积累,形成自己对行业发展的专业看法,在稿件内以比较客观的方式清晰梳理行业发展的规律,从而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行:在报道中学会报道

然而,作为房地产行业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作为新入行的新闻工作者,面临产业链复杂交错的房地产行业,有时候真的很难拨开云雾看清问题的实质。

为了一篇稿子辗转反侧思考,为了辨别真伪与企业斗智斗勇,说实话,每篇稿子写完内心总是充满着遗憾;闲暇时翻阅之前的报道有时真有不知者无畏的感觉。

曾子在《大学》中讲到,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遗憾与沮丧伴随着自己成长,在纠结过程中夹杂着一点欣慰,那就是能在稿子中看到自己对行业认识的加深,写作方式的提升。这或许就是自己努力坚持自己信念的结果吧。

另外,新闻的真实客观是一个过程,单篇报道可能有遗憾的地方,但是由于报纸出版的连续性,在后续的报道中不断认清事物,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最怕的一点就是,记者失去了对事物的好奇心。其实,路不怕长,就怕失去了走下去的心情。

新闻报道也是这样,每天都有新事物的发生,每个发生了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怕记者失去了耐心与兴趣,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式。

在报道中学会报道,一直是我对所有新闻选题都感兴趣的一剂良药。

刚入行伊始,做一个新闻选题的时候,采访不同方的关联人物时,我觉得每个人说得都有道理,这样的结果就是,报道面面俱到,没有一个核心点深入下去。

泛泛而谈是行业报最大的忌讳。我在报道中逐渐摸索出一套我自己的路子,有针对性地问问题,让自己来主导问题思路,让不同方来相互印证。

将自己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极大提升我做事情的积极性。这也是每篇报道都能吸引我的原因所在。

悟:做建设性报道

无论是做行业中的新闻人之梦,还是在报道中学会报道的践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为行业做贡献。

邵飘萍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直是上学时代的梦想,认为只有负面性揭露报道才能实现新闻人的价值。

在刚工作时,我会拿着政府下达的标准文件问企业,你为什么不执行?当得知有的企业竟然不知道有这份文件存在时,我直接给企业定性为“无良企业”。

另外,一个行业的问题年年说,大家都知道问题的所在,但上到政府机关,协会组织,下到企业,都不去做。“事是好事,不过……”问起原因,得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我自己想不明白,就会一直记着这件事情,所谓社会问题单子就是在这种种的想不通积累下来的。

遇到行业中想做事情,并且在做事情的采访对象,采访结束之后,我都会将我的问题做咨询。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其实,行业中还是有不少人与我有同样的困惑,但是鉴于接触信息层面的不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明白了行业中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学会了听到一件事情不会将其马上定性。关键是,在与不同的人接触中,明白了一件事情假如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总会是螺旋式上升,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只要方向正确,就要慢火、温火去炖,所谓的建设性报道,就是这样的吧。

做建设性报道,一位行业前辈告诉我他最近读了几篇财经报道,发现诸多毛病,“要么采访不深或采访对象不够权威,要么写稿子角度有问题,或者阐述不够专业。”

“调查记者仅有勇气、正义和所谓的资源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人脉积累,还要有对政治经济法律及行业性问题进行学习。”如今,这句话就写在我的采访本上。

假如没有做好基础知识准备,去采访一位行业专家,我认为是对专家前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做建设性报道,蓦然回首,会发现有许多问题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最后,记得一位清华的建筑师告诉我,方向很重要,尤其是在职业发展中选择错了方向,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到最后发现时想要扭转就已来不及了。

因此,在伟大中国梦的指引下,我也在慢慢编制自己的小梦想,享受自己慢慢成长的每一段时光,完成这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势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未来。不管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我都坚持相信未来。

(责编:高雷)


相关专题
· 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