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持续激发就业服务能量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十七次提到“就业”一词,特别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增强就业稳定性”、“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这些论述,站在时代全局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方向。目前,我们已面临全国累计近700万毕业生亟待就业的巨大压力,努力增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正能量,把握好提升创造性的四个着力点,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质量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适应发展变化,增强创造活力
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经济结构剧烈调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跨越式传播的今天,各种现代资讯、信息、科技、时尚等元素更加广泛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只有积极加强与外部新兴事物的交流对话,激活思想,才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适应发展变化,就要主动与世界互动。知识经济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城市LED、信息共享云平台、移动电视已广泛被现代人接受,我们的就业信息搜集、舆论宣传、调查分析就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纸媒、网络头条、发问卷填表单等方式。尹蔚民部长在辅导报告中提出,要“以信息化为手段,大力创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方式,建立更加高效便捷、全国联网的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切现代的、先进的、科学的数据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都应当努力被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实际中,与时代互动、与世界互动、与毕业生互动,扩大宣传影响力,改变滞后的宣传方式和冗余低效的服务模式,在高效便捷的信息交互中寻求就业服务创新发展。
适应发展变化,就要在服务模式上与高校师生同频共振。从2012年入校招聘反映的情况看,就业服务工作创新还有较大空间。如提供会前网上简历筛选服务,使传统双选会上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交流的时间更多更准;又如延长互动提问环节,使企业宣讲会的招聘目的大于商业目的;再如加大组织人社部门认证的资格考试与发证力度,壮大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规范就业服务者准入门槛等等。师生们反映的问题,就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只有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思他们所思、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所需,才能实现服务模式与高校师生同频共振。
适应发展变化,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吸取新营养。理论创新是行动的先导,突破就业困境,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需要我们从业人员不断学习提高,在深化交流中激活思维,不断形成新理论、新观念、新切入点,在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吸收时代新营养,始终站在毕业生就业服务前列,开拓服务平台的广度和深度。
二、深入大学校园,增强智慧活力
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创造性蕴藏于我们最基本的三元素——服务对象毕业生群体、毕业生就业指导者以及就业单位的管理者中。从主客观因素分析,广大毕业生占居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空谈误国,实干兴业。只有身入才能心入,采取与广大毕业生实际生活和切身需求紧密结合的工作思路,与他们的价值理想、真情实感、日常行为声气相通,才能做好基础工作。这也是我参与两次效果不同的入校园服务工作受到的启发。
招聘会“冷场”窘境给我的反思。不久前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办的社会学专场招聘会上,出现了招聘单位比到场学生还多的情况,经过会后与学生交谈,我们发现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喜欢行政策划类工作,而对业务营销、传媒公关、文秘咨询等工作根本不感兴趣。由于缺乏对学生群体就业意向的了解,造成了招聘会“冷场”的窘境。这件事使我反思到了进行前期调研时,我们应该针对学生而不是针对专业行业来设计服务项目,深入校园就要面向学生,首先努力了解他们最根本、最基础的需求。
讲座“暴热”带来的深思。在此后举办的“你我同行,共创精彩人生”就业创业指导讲座上,我们针对北京体育大学的同学们创业热情高、创业知识缺乏的特点,邀请了国内最年轻的千万集团总裁解天轶讲述自己的创业心得。同时考虑到学生课业,特意把讲座时间安排在晚上进行。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许多同学只好站在门外听。报告结束了,同学们还围着报告人提问不愿散去。阵阵掌声让我深思,办法总比困难多,思路决定出路。只要我们设身处地为毕业生着想,站在他们角度想问题找对策,就能增加工作的活力。
三、开阔观察眼界,增强思维活力
创新的阻力往往来自于观念的束缚、思维的禁锢、特别是眼界的狭隘。立足国情,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新思想,一切有利于提高就业率的实践经验,一切有利于开展就业工作的现有成果,才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广阔的视野,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方面,要立足自身,积极推广国内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全国各地就业服务部门主动作为,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如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省特别关注贫困生就业,制定扶持政策,以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为抓手,逐步实现“供岗”向“造岗”的转变;工业相对发达的辽宁省则在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方面变审批制为准入制,建立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改革开放沿海大连市则以精确覆盖到街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势,对每一个高校毕业生实行一对一服务,还制定了“储备计划毕业生”政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招工向高校毕业生倾斜等等。有些经验既有地方特色,也具面上推广价值。探索传统经验做法的新路,就要横向获取丰富的业务经验,纵向掌握先进的发展模式,进而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新突破。
另一方面,要善于突破思维怪圈,培养全球化眼光。开放的市场,已经将全球融为一个地球村,人才流动正日趋全球化,毕业生就业服务除了立足中国国情,也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美国的就业激励措施比较人性化,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免除或部分免除学生上学期间的就学贷款;法国则十分重视大学教育和社会实践,学校与政府机关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安排实习机会,毕业之前还没打过工或没实习过的大学生很少;德国政府则在国内就业市场上采取保护性措施,减轻本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为了保证本国国民的就业,给外来的劳动力设置了很高的门槛。从制定方针政策角度出发,我们应摒弃姓“资”姓“社”的束缚,坚持扬弃,为我所用。
四、着力固化于制,增强机制活力
任何工作要保持长久活力,必须用制度来保证。赢得战争胜利要有先进的作战理念和利器,实现毕业生就业新突破也同样需要我们发扬优良传统,创新服务模式,培养过硬团队。长期以来,在人社部、人才中心领导的有力指导下,在毕业生就业服务处上下共同努力下,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需要将有利于推动创新的思路和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并在实践中加强与社会上其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的联系,整合业务资源、形成体系优势。
巩固阵地,化“游击战”为“阵地战”。以往的工作中,学校缺乏与企业沟通的长效机制,导致校企合作往往有一码是一码,缺乏持续性,而这种零散的“游击式”服务显然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有必要化“游击战”为“阵地战”,用制度来固化阵地建设,扩大战果。
锻造尖刀,化“一般作战”为“打歼灭战”。攻尖克难首先要有先进的作战理念和一支打得响过得硬的尖刀队伍。我部开展的“企业HR进校园”、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送春风全国网络招聘大会等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将以往各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项目分门别类、化零为整、形成了合力。这种类似于军队发挥“尖刀”作用打“歼灭战”的做法,声势大效果好,值得深入总结光大,持续打造品牌优势,巩固制度体系。
形成合力,化“单兵作战”为“集团战役”。当前,全国毕业生就业服务已基本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方合作的有利态势,但总体看,面上发展很不平衡,有的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自为战,有的资源不能共享单打独斗,还有的上下梗阻力量内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就要有大举措、大投入、大能量,发挥集团作战优势,统一规划,重点投入,进一步增强各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强大的凝聚力、协作力和创造力,传播正能量,真正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形式多样、富有生机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创新是我们发展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党中央把更加充分就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继续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的动员令已经发出,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代就业服务工作者更加庄严而神圣的使命,700万个毕业生家庭在等待着我们,700万双毕业生的目光在期盼着我们,只有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只争朝夕,勤耕细作,才能夺取更新更大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