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袁隆平送花圈 痛别“西南杂交水稻之父”周开达院士

2013年07月24日10:52   来源:华西都市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袁隆平送花圈 痛别水稻院士

  周开达(左二)与袁隆平一起,参加学术研讨会。(资料图片)

  昨日上午9点,都江堰殡仪馆一间遗体告别厅,300余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不时有人低声哽咽。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西南杂交水稻之父”周开达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在这里举行。7月20日上午,周开达因病医治无效在川大华西医院去世,享年81岁(本报21日曾报道)。昨日,周老生前的亲朋好友、同事学生送他最后一程。

  整个告别仪式简单而隆重,持续约50分钟,300余人依次向周老告别。四川大学等20余所高校发来唁电或敬送花圈,对周老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袁隆平等院士也送来花圈,缅怀周老。

  300余人送别周院士

  昨天早上8点,周老生前的学生、同事、亲友陆续赶到殡仪馆。他们从四川农业大学的3个校区赶来,许多人从早上5点就开始准备,早早坐在车里等待。

  上午9点,遗体告别仪式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郑有良的主持下开始,在简短的主持中,郑有良也几度哽咽,令全场悲思更重。

  致词结束后,伴随着阵阵哀乐,300余人排队依次至周老灵前深深鞠躬,向周老作最后的告别。许多人眼角挂着泪花,无语凝咽。

  除了遗体告别仪式,昨天周老的学生们还通过网页、微博、QQ空间等各种方式,点燃蜡烛、心灯寄托哀思,祝愿周老一路走好。

  学校或建立塑像纪念

  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温江校区,图书馆前有一大片水稻田,紧挨着水稻田就是水稻研究所所在的教学楼。生前,周老全部身心都投入在水稻育种领域。

  今后,这里或将立起一座周老的雕塑,继续见证水稻育种事业的发展。

  川农大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说,周老生病后,水稻研究所和学校就曾考虑在周老百年之后为其修建一座塑像。选址就在图书馆前面的水稻田旁边,让周老继续见证该校水稻育种的进步与发展。由于当时周老尚在病中,此事并未公开。如今周老离去,李平说学校还需要层层打报告申请,若获得批准,将在这里立一座雕塑。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春梅余行

  图由四川农业大学提供

  人物简介

  周开达,1933年4月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县先锋乡晓堂村,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全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博士生导师。1999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第一名农业院士。

  周开达培育的冈型、D型杂交稻在长江中上游及云、贵、川等地仍广泛种植,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三分之一,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

(责编:吴思瑶、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