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黔中经济区加快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发展黔中经济区的要求,紧紧围绕黔中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努力建设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当好“火车头”和“发动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讲话。省委副书记李军,省领导谌贻琴、秦如培、廖国勋、陈刚、廖少华、慕德贵出席会议。谌贻琴主持会议,陈刚作了发言。
赵克志指出,《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继国发〔2012〕2号文件、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又一大特别支持政策。黔中经济区区位优势突出、能矿资源富集、文化独具特色、综合实力较强、承载能力良好,是全省条件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推进黔中经济区加快发展,是引领全省发展的长远战略,是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平台,是聚合发展机遇的有力抓手,有利于带动全省其他地区共同发展。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准实施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抓好重大项目、政策、资金的对接,实现了规划修编提速、基础设施提速、城镇建设提速、产业发展提速。要切实抓住用好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把黔中经济区打造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
赵克志强调,要紧紧围绕黔中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把黔中经济区建成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定不移地实施主基调主战略,进一步优化投资增量,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建设好生态文明,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加速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二是把开放作为关键一招。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对内对外开放平台,推进与珠三角、成渝经济区等区域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建设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区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打造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三是把生态作为重要特色。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严守环境底线,实现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做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统一。
赵克志强调,要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重点,推进黔中经济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一体化、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坚持产城互动、同城化发展,突出“山地”特色、抓住“新型”要求、围绕“创新”主题,充分利用自然山势、水系和喀斯特地形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体系,建设我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和“全国山地新型城镇化试验区”。把交通运输一体化作为区域一体化的前提,加快建设城市交通、城际交通和对外通道,尽快突破水利瓶颈制约,加快形成适度超前、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畅通便捷、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
赵克志强调,要加快建立黔中经济区协调机制,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成立省级层面的黔中经济区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重大项目和重大问题,加强与各市(州)、县(市、区)的沟通协调。形成区内各市(州)、县(市、区)之间的沟通机制,定期协商解决项目合作、规划实施等具体事项,保障各地共同参与经济区建设、共享经济区发展成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政府、市场、社会良性互动,共同促进黔中经济区统筹发展。区内各市(州)、县(市、区)都要科学确立本地在其中的战略定位、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形成分工合作的良好格局。
陈敏尔强调,黔中经济区是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大引擎,是贵州后发赶超的大战略,是实现内陆开放合作的大平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认识上再深化、工作上再强化、措施上再硬化,进一步开创黔中经济区开发建设新局面。一是完善大交通,提升发展支撑能力。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大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破区域界限,打造贵阳至黔中城市群中心城市1小时、至其他市(州)中心城市2小时交通圈,逐步构成连接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四条战略大通道。二是做强大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加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提高项目入园率、标准厂房使用率、项目开工率、投产达产率。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重点打造贵安一体化核心区和贵阳—遵义,贵阳—都匀、凯里,贵阳—毕节特色经济带,推进产城互动。三是实施大招商,汇聚外部发展要素。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举办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增加社会、公众、市场对经济区的认知度,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省内外知名企业参与经济区开发建设。四是推进大城建,打造黔中城市群。加快贵安新区建设,推动城市组团快速形成规模,加强区域城市间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抓好城市综合体和小城镇建设。五是构筑大生态,提升经济区品牌形象。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始终,将山水资源与空间布局相融合,形成山水、田园、乡村、都市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观,把黔中经济区打造成为区域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亮点。政府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推进全方位协作和联动;突出项目支撑,推动重大项目尽快落地、早见成效;创新体制机制,争当改革开放领头羊和先锋队;注重政策引导,尽快制定支持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广揽天下英才,把经济区打造成群贤毕至、才智涌动、活力迸发的区域性人才首选地。
会上,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市县和贵安新区负责同志作了发言。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省直有关部门、黔中经济区6个市(州)、贵安新区和区内33个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记者 杨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