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老区行采访团7月3日来到山东滨州沾化县泊头镇。据介绍,泊头镇共有36个村,3.2万人口,在这个以参军为荣的地方,历次战斗中烈士人数达137位,如今虽是和平年代,一年中也有十多人参军。其中,泊头村更是典型,光这个村就有烈士14名。

泊头村村民、烈士家属范乃功(傅聪/摄)
其中一位烈士叫范德平,18岁时参加革命,在淮海战役中身负重伤,去世时仅24岁,好在他留下了子嗣。如今,他的儿子范乃功虽然已经64岁,看上去却精神矍铄,谈吐自然大方,还在镇政府任职。和许许多多中国的农民一样,范老一生为农,种小麦、玉米、棉花……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因父亲离世时还很年幼,对烈士父亲的记忆已经十分模糊。谈到如今的生活,范老感概,作为烈士子女,每月有130元补助,加上自己的种地收入,生活温饱完全没有问题。说完,他面露难色地表示,生活虽不成问题,因病致穷却难以避免。“新农合”推出以后,农民只需付30%的医疗费,但万一得了慢性病或者大病,根本无力支撑。
随后,谈到自己的子女,范老和天下父母一样,露出欣慰的笑容,3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女儿嫁在村里,可以侍奉左右尽孝,儿子出去打工,已经买了房成了家。在沾化这样的农业大县,“多少干点事就能吃上饭”,想到未来,这位六旬老人还是信心多过担忧,对生活怀有感恩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