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媒体声音

“冬枣之乡”的女强人朱吉叶:改良土地 跟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2013年07月10日13: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沾化海兹公司负责人朱吉叶(人民网张湘忆/摄)
沾化海兹公司负责人朱吉叶(人民网张湘忆/摄)

提起沾化,人们最容易想到这里出冬枣。秋收的时候,沾化有着“茫茫枣园连天碧,串串琼珠接地红”的美景。7月3日,中国梦·老区行采访团来到山东滨州沾化县。烈日灼人,但一棵棵青葱的枣树让人惊喜。

农民生活靠土地。土地长不出东西,农民的腰包就鼓不起来,日子也好不起来。以前,沾化是一片片沙碱地,种不出东西。农民的日子很是困窘。八十年代县里开展了枣树资源普查,发现有56棵枣树上的枣子口感极好,且在寒冬还很饱满。工作人员将一些枣子送往研究机构。经专家检测,这些枣的维生素C含量是猕猴桃的8倍,营养丰富。为了脱贫致富,自力更生,县里发动党员干部种枣树。但一晃六年过去,却颗粒无收。

朱吉叶也是响应县里号召的一员。她当时在县农行上班,业余时间种冬枣,效果不理想。望着贫瘠的土地,朱吉叶没有灰心,反而是放弃了原本稳定的工作,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冬枣事业中。接下来的日子,她不是在土地里,就是在去农研所的路上。按照专家的建议,她一步步改良土壤。土地在有机肥的改善下变得更加松软,枣子也肯长了。后来,她成立了冬枣公司,把乡亲们集中起来培训,发放免费刊物,传授种植方法。

朱吉叶告诉我们,现在的冬枣全部是有机生产,枣子收上来后发往全国各地的大型超市。“农民变成了我们的产业工人,每月有2500元的收入,枣子结果后,公司会以高出市场价2元的价格收购,农民人均年收入能到7500元。”当有记者问道朱大姐怎么坚持下来的,朱吉叶很腼腆地讲:“没有什么,就是觉得大家都要富起来,就一股子劲儿做出来了”。

冬枣产业不仅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县路,还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路。“一口冬枣一口香甜”,这“香甜”里透着沾化老区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令人佩服。

(责编:张湘忆、秦华)


相关专题
· 中国梦·老区行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