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韩庆祥:实现“中国梦”须调整权力运作机制

2013年07月09日09:58   来源:重庆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核心观点

  要实现“中国梦”及其战略思路,构建其战略支柱,就必须调整权力结构及其权力运作机制和社会运行方式。否则,实现“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

  人物简介

  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能力理论、发展的代价。

  “中国梦”的本质特征,就是“目标凝聚”、“共生共进”、“外圆内方”和“人民主体”,相应蕴含的思维方式是战略思维、和合思维、功能思维和人本思维

  重庆日报:“中国梦”,简而言之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个短语的深层次含义是什么?

  韩庆祥:“中国梦”并非是一种简单式的口号或提法,其背后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理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中国梦”的本质特征和思维方式。在我看来,“中国梦”的本质特征是“目标凝聚”、“共生共进”、“外圆内方”和“人民主体”,蕴含着战略思维、和合思维、功能思维和人本思维。

  所谓“目标凝聚”,即实现“中国梦”首要是一个目标范畴。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为此注入持续的动力;这种目标与动力,在本质上具有凝聚中华儿女一切积极力量和汇聚正能量的效用。这实际上是一种战略思维。

  所谓“共生共进”,即实现“中国梦”是一个关系范畴,它主要涉及到中国与世界、国家与人民、民族与个人的关系。实现“中国梦”,本质上是要实现中国与世界、国家与人民、民族与个人的共生共进。这实际上是一种和合思维。

  所谓“外圆内方”,即实现“中国梦”是一个功能范畴,它要达到一种有尊严、被认同的效果。这种效果就体现在“外圆内方”上。实现“中国梦”,首先注重的是“强大”,可简称“方”;而要实现中国强大,就必须圆满处理好中国与世界、国家与人民、民族与个人的关系,可简称“圆”。这种“外圆内方”既能赢得尊严,又容易被认同,实际上是一种功能思维。

  所谓“人民主体”,即实现“中国梦”还是一个价值范畴,它以人民为最高价值取向,这是一种人本思维。

  重庆日报:您谈到,“中国梦”以人民为最高价值取向,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韩庆祥: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中国梦”以民众话语为表达方式。以“中国梦”来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任务、总目标,实际上是用通俗易懂、简单质朴、喜闻乐见的“三贴近”的大众化语言,让群众所理解、所接受,以此来引导群众、感召群众、动员群众。这是用平民百姓的话来表达“中国目标”和“中国理想”,因而涉及到了当代中国话语体系转换与思想传播、价值认同问题。

  二,“中国梦”以人民主体为根本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要求,这种“人民主体”集中体现为坚持以人为本及其人民立场,具体体现为“关注民生”、“注重民众参与”和“尊重合理诉求”。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三,“中国梦”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阐释“中国梦”时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表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民众表达与引领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的总任务和总目标,“中国梦”具有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以人民主体为根本立场的基本特征。

  从古至今,中国的首要优势就是能集中资源和力量干大事。但优势的反面就是劣势,能以举国之力办大事,表明我国具有高度集中的权力,而权力过于集中就会导致权力至上

  重庆日报:“中国梦”不仅仅是“梦”,更是一种理想和目标。实现“中国梦”,我们也应该绘制明确的路线图。在您看来,这张图如何绘制?

  韩庆祥:要绘制路线图,首先要明确实现“中国梦”的总体思路。

  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总有一种根本力量在主导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所以,社会历史的变迁本质上是主导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变迁,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主要就是主导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转移的规律。

  在力量转移进程中,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和相对劣势就会明显呈现出来,只有发挥比较优势、克服相对劣势,才能使本国立于不败之地、甚至真正强大起来。

  重庆日报:那么,现阶段中国的比较优势和相对劣势是什么?

  韩庆祥:从古至今,中国的首要优势就是能集中资源和力量干大事。

  优势的反面就是劣势。能以举国之力办大事,表明我国具有高度集中的权力,而权力过于集中就会导致权力至上。由此,从古至今,中国发展的最大软肋,就是权力至上的官本位。这严重阻碍着中国前进和发展的步伐。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积极自觉地在克服这种劣势并避免由此带来的危险,汇聚正能量。优化力量结构,就是既抓党和政府的干部队伍建设,又积极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改革看做是最大红利,力求通过改革,既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又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经济问题、经济体制的背后是经济结构问题,政治问题、政治体制的背后是权力结构问题,文化问题、文化体制的背后是文化结构问题。中国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是产生“中国问题”的“根”

  重庆日报: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圆梦已经进入攻坚期,阻碍力量也空前强大。在您看来,当前圆梦路上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韩庆祥:一切理念、制度、政策都是通过现行的权力运作机制及其社会运行方式来实现的。如果其权力运作机制和社会运行方式不好,再好的理念、政策和制度也实现不了。

  因此,基本面的问题长期解决但没有解决好,一定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长期解决但没有解决好,那一定是结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注重意识形态与文化观念革新,后来我们注重体制改革。我们的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困难重重。

  这背后一定存在着结构性问题。经济问题、经济体制的背后是经济结构问题,政治问题、政治体制的背后是权力结构问题,文化问题、文化体制的背后是文化结构问题。中国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是产生“中国问题”的一个“根”。

  由此,要实现“中国梦”及其战略思路,构建其战略支柱,就必须调整权力结构及其权力运作机制和社会运行方式。否则,实现“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现在,中央强调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就是注重结构性问题。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只要从“结构”入手治国理政并解决问题,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庆日报:您所谓的“战略支柱”,具体是指什么?

  韩庆祥:第一个支柱是党和国家政府主导。

  第二个支柱是自主创新。实现“中国梦”,必须由物质驱动走向创新驱动,注重自主创新。今天,我们应在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创新,以实践创新带动并实现理论创新的成果。尤其要注重科技创新的提升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个支柱是“二基结合”。这指的是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一系列基本的矛盾双方的结合、协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经常会遇到一系列基本的矛盾双方,如效率与公平、劳动与资本、又好又快、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经济全球化与独立自主、政府主导与自主创新、民主与法制等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事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特征。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就必须注重这一系列矛盾双方的结合。

  第四个支柱是民族凝聚。实现“中国梦”,不仅要依靠党和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还需要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千百万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个支柱是强大国防。(周季钢 阳炆杉)

(责编:吴思瑶、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