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退休“县官”当“村官”

2013年07月09日09:19   来源:新疆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退休“县官”当“村官”

  亚生江和村民亲切聊天。记者 朱必义摄

  6月20日,在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巴亚尔布拉格村,记者见到了村支书亚生江·卡德尔。

  就年龄而言,亚生江无疑是博乐市最年长的村支部书记。然而这位“村官”行政级别可不低。在担任巴亚尔布拉格村支部书记前,他曾是博乐市政协副主席。

  一位已经从岗位退下来的老领导,为何会到农村担任村支书?这事还得从亚生江和巴亚尔布拉格村的缘分说起。

  亚生江的履历表显示,他先后担任过巴亚尔布拉格村(起初是生产队,后来成了大队,再后来就改成行政村了)的生产队长、大队长、乡土管所所长、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博乐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等职,2011年3月从政协副主席岗位上退休。

  2012年3月,乌图布拉格镇党委书记陈新博来到亚生江的家,开门见山请他到巴亚尔布拉格村担任村支书。理由很简单:巴亚尔布拉格村曾是自治区科技示范村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民族团结模范村,但这几年由于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昔日的先进村变成了自治区、自治州两级综合治理重点村。亚生江在巴亚尔布拉格村工作多年,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所以组织上在为该村物色新带头人时首先想到他了。

  之后,博乐市主要领导和博州党委组织部领导也分别给亚生江打来电话,谈话内容都是一样的,希望他挑起巴亚尔布拉格村领头人这副重担。

  在接受组织任命前,亚生江花了10天时间,到巴亚尔布拉格村实地走访了一番。

  亚生江把老百姓反映的情况梳理成五个问题:西村(巴亚尔布拉格村分为中村和西村两部分)自来水供应长期不正常,农民意见很大;全村5000多亩耕地,先进的滴灌技术迟迟没能推广,影响棉花产量和农民收入;村里没有文化室;村里道路没硬化,村民行走很不方便;17户贫困户住房亟待改造。

  亚生江向镇党委作了汇报,镇党委承诺帮助村里解决这五个问题。

  亚生江走马上任后,先从村里的党员队伍抓起。巴亚尔布拉格村有24名党员,多年没开过组织生活会。亚生江第一次召集村里的党员过组织生活时,党员们都很感慨。

  “靠我一个人不行。只有把全体党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把工作干好。”亚生江说。

  老支书吾买尔江患高血压,脚也走不动路了。亚生江和镇领导一起上门看望老支书,给他送去了慰问品。随后镇上给老支书送去一辆轮椅,还有用于治疗的3000元现金。

  另一位老党员叫热合木,当过村委会主任。他本人患高血压,老伴得了癌症。亚生江和驻村工作队干部一起上门慰问,送去了面粉、大米、清油和衣物。

  村民吐尔逊患肺结核,亚生江多次登门看望,同时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为吐尔逊捐款1900元。村集体和镇政府以及驻村工作队也共同为吐尔逊捐助5000元。

  群众关心的五个问题解决得怎样?亚生江告诉记者:关系到西村147户农民饮用水问题的自来水项目已经完工,6月下旬就能通水;3000多亩棉田滴灌主管道去年秋天就铺好了,但因棉田周边地下30米都是石头,无法打机井,通过协调,计划将机井位置调整到邻村,明年可实现大面积滴灌;文化室设计图纸已经绘制出来了,近期可动工;5公里硬化道路路基和桥涵已经完工,马上可以铺柏油;5户困难户的住房6月18日开始改造,总共需要投资7万元……

  除此以外,通过取缔地下讲经点,13名儿童已经重返校园。目前全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亚生江还组织村里的维吾尔族农民到本村汉族植棉能手地里参观,通过典型引导少数民族农民更加注重科学种田。

  考虑到亚生江年逾六旬,每天从家里到村里来回跑不方便,镇领导曾经提出给他配一辆工作用车。亚生江当即谢绝。他说:我自己不会开车,镇上给我配车还得配驾驶员,还不如把这笔费用节省下来用于村里搞建设。

  2012年4月,他掏3700元买了辆电动自行车,每天骑车到村里上班。入冬以后,天气越来越冷,骑车不太方便了,亚生江就改乘市区通往巴亚尔布拉格村的101路公交车,一趟2元钱,每天来回不过4元钱。

  “我自己没什么困难,我的家乡(巴亚尔布拉格村)还有很多困难。我要是每天坐着小汽车到村里上班,把头昂得高高的,和老百姓就疏远了。”

  告别亚生江时,记者问他:你是享受副县级待遇的退休干部,到这里来当村支书,会不会感到“屈才”?亚生江显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他的回答很简洁:我只是觉得自己吃这里(巴亚尔布拉格村)的馍馍长大,有义务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办点事。(记者朱必义通讯员杨永华)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