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无字之书”,就要到群众中去读、去学、去领会,真正读到人民的心坎上、读到百姓的关切上
无论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都需要读书学习。因此,在开展各种书香活动中,既要看好“有字之书”,又要读好“无字之书”,真正将书读到实处、学到实处。
“有字之书”是他人人生经验的精华。看“有字之书”必须运用好王国维《人间词话》所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是为“入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是为“苦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是为“悟读”。看好“有字之书”,“入读”就是要进入读书的状态和境界,“苦读”就是要读懂、读深,“悟读”就是能将其运用于实践,并能总结出教训与经验。
读好“无字之书”,即向社会学习,作实际考察。毛泽东说过:“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毛泽东用一生做了大量社会调查、考察,这对于他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读好“无字之书”,就要到群众中去读、去学、去领会,真正读到人民的心坎上、读到百姓的关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