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领导活动
“八桂旋风”一路向东 “美丽广西”绽放港澳

彭清华率团开展“2013美丽广西港澳行”活动综述

2013年06月29日17:05   来源:广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由西南边陲省区一跃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广西,从未像当下这样,与同饮一江水的“东方之珠”香港、商埠名城澳门距离如此之近。

短短5天连办40多场推介活动,历任特首悉数到场助阵,港澳媒体连续多天头版、整版专题报道……6月23日至27日,揣着一份沉甸甸的“请柬”——123个总投资近6500亿元合作项目,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首次率广西代表团访问港澳,开展“2013美丽广西港澳行”活动,掀起一股强大的“广西旋风”。

这是继广东之行后,广西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对外交流活动,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效果之好、反响之强烈前所未有。广西发展的独特优势和美好前景引发舆论惊叹:“北部湾成为中国奇迹新主场”、“广西时间开始了”!

广交朋友:

“地理距离未变,感情距离大大拉近了”

广西与港澳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交往历史悠久。早在1846年,商人们就开辟了北海至港澳的定期帆船运输航线。

160多年后的今天,在CEPA和泛珠合作框架下,香港成为广西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地、除边境贸易之外最大的出口市场。从过去的“西米东送”、“东盐西运”到现在的西电东输、东资西投,都反映了广西与港澳的亲密联系。

此次港澳行,可谓新朋老友的聚会。共叙友情、加强联谊,贯穿活动全程。

访问期间,代表团分别与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何厚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曾荫权会面,先后参访了香港中联办、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驻港部队和澳门中联办,并拜访了多位香港商界领袖和知名人士,由衷地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在支持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桂港、桂澳交往合作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

港澳各界对广西代表团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热情,在记忆中永远定格:

——香港三任特首、澳门两任特首及社会名流悉数出席“2013美丽广西香港行”和“2013美丽广西澳门行”联谊酒会,助兴广西招商活动。多位商界大佬纷纷出席各种推介活动,可谓“高朋满堂,阵容鼎盛,盛况空前”。

——耄耋之年的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愉快地回忆起年轻时在广西桂林的任教生活,不仅能背出当年写下的瑶山诗篇,还手书“运筹决胜”四字送给代表团,对广西未来寄予美好期望。

——行动不便的八旬老人、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以轮椅代步来到代表团驻地,捐赠1000万港币设立“曾宪梓产业扶贫担保专项资金”,用于百色扶贫事业。

——排名全球华人财富前列的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李嘉诚、李兆基、郭鹤年、郑家纯、黄志祥等分别与代表团见面,表达到广西投资、合作、扶贫、助学的意向。

代表团还专程参加了香港广西社团总会“庆祝香港回归十六载,广西文化艺术献风采”活动、澳门广西社团联合总会联谊早餐会,感受到“他乡见老乡、故乡情更浓”的深深情谊。

目前,在港桂籍乡亲共有20多万人,规模居广东、福建之后列第3位。在澳桂籍乡亲也有相当规模。他们情系家乡,关注家乡,不仅积极回乡投资建设,还热忱开展扶贫、助学、救灾等公益慈善活动。

广西在港澳的人缘之好、人脉之强,此行得到充分体现。梁振英笑言:“彭清华书记到广西工作,带去了港人的深厚友谊,也带来了广西的巨大商机。虽然桂港之间的地理距离未变,但是一下子就把两地人民特别是工商界的感情距离大大拉近了。”

畅谈合作:

“大门开了小门不能关着,招商要放下架子挤出水分”

发展永无止境,追求就永无终结。不甘落后的广西人将眺望的目光,由山地转向江海,开始追逐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蓝色梦想。

香港,一直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保持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

澳门,是中国对外开放历史最为悠久的商埠,也是中欧、中葡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为宣传推介广西商机、寻求合作,代表团一路向东,奔走港澳。“1+3”是此行重头戏,即分别在港澳举行联谊酒会,并举办广西与香港专业界交流会、广西与外国驻港商会暨香港商界交流午餐会、香港工商界投资广西介绍会暨桂港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3场活动。其中,与专业界和外国驻港商会的交流、推介活动在内地省份赴港招商中尚属首次。

“各地招商都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也不例外。”彭清华在大型联谊酒会致辞中风趣地说,“但广西这个‘瓜’甜不甜,符不符合口味,得由各位来品尝和选择。”

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广西是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门户,是内地最具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地区之一。区位独特,资源丰富,生态优美,交通便捷,政策优越,这些优势叠加起来,红利巨大。”

“要把广西的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与港澳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携手开拓东盟市场。”

“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在沿海沿江开放开发上,在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要拿出一大批项目,欢迎港澳投资者进入广西,同时鼓励广西有实力的企业到港澳投资发展。”

所到之处,彭清华反复强调:

“广西的潜力在开放,动力在开放,希望在开放。”

“大门开了小门不能关着,官员要放下架子主动服务客商。”

“我们不要有水分的招商成果,不要互相攀比。招商不是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签约总额,最终还是看落地多少。”他主张,要“热情招商、冷静洽谈、审慎签约、全力落实”。

……

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联手发力,着重在“实、美、活”上下功夫——精心推介投资合作项目,项目责任人和投资优惠政策一目了然;宣传片《相约广西》和《商机广西》全景式展示了融山水与人文、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时尚为一体的美丽广西;会场专门设置互动交流环节,演讲人接受嘉宾现场提问,现场气氛相当热烈。

连日来,全区各市也紧锣密鼓地在港澳两地举办多场招商引资活动,代表团成员与商界名流展开面对面的沟通接洽。一轮轮务实的交流、一句句坚定的承诺、一次次紧紧的握手,传递出广西“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良好形象。

多出成果:

“看中的不仅是人情,更看中广西的商机”

“广西时间到了!”访问期间,随手翻开港澳报纸或打开电视,都能看到“美丽广西港澳行”的相关报道。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星岛日报、经济导报、澳门日报等港澳主流报刊纷纷整版地刊发广西招商引资政策、各市发展成就和商机。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中央电视台等央媒报道指出,“广西与港澳经贸合作逐步进入蜜月期”,“港澳客商正掀起新一轮投资广西的热潮”。

大规模推介活动和媒体持续关注,激发了港澳各界对广西的兴趣和信心。“我期望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流连于漓江之滨、巴马乡村和百色老区的背包客。”香港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兴致勃勃地说。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何厚铧和香港特首梁振英、澳门特首崔世安均表示,今年内将分别率团到广西访问考察,洽谈合作。香港中华总商会、工业总会、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香港友好协进会等团体,李国宝等金融界知名人士一致看好广西发展前景,纷纷表示尽快将到广西考察,投资合作。

“港商们看中的,不仅是人情,更看中广西的商机。”香港宏安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邓清河说。

美国金山投资集团副总裁谢燕平对巴马长寿之乡情有独钟,“很适合开发旅游概念的养老产业,我将投资2.5亿美元,用三年半建成并推开。”

据统计,此行共签订经贸合作项目24个,总投资达16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上千亿元,创历来广西经贸活动签约之最,并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投资领域新。包括大型城市综合体、商贸物流、旅游酒店、农业产业化、电子信息、石化、加工制造业等,都是广西当前着力打造并急需发展的产业。

二是企业实力强。一批国际性的龙头企业成为此次签约项目的投资主体,签约项目企业既涵盖华润集团等全球性经营的香港中资企业,又囊括桂龙航空产业集团等香港本土企业,还有郭氏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24个签约企业中,首次在广西投资的企业就有17家。

三是合作形式多。此次签约安排了广西农村信用社向有关企业的授信项目,体现广西对投资者的关心与扶持。

“我们要有履约观念,抓好签约项目的对接落实,拆除阻碍进展的不合理门槛。”27日下午,在广西代表团离开澳门返回南宁前,彭清华再次提醒相关厅局和各市负责人,“如果把客商招来了却搞不下去,那就是不可持续。在这个问题上要算大账,营造全区好的投资环境。”

“2013美丽广西港澳行”大幕落下,深化桂港、桂澳合作的航船再次起锚远航,沿着更为宽广的航道,稳稳驶向蕴藏无限活力的大江大海……(记者 魏 恒 黎 攀)

(责编:高雷、权娟)


相关专题
·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