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领导层“大棋局”布新篇 全方位外交格局渐次展开
“开拓创新、谋篇布局,展现出新气象。”对于中国新领导层全面履职后的中国外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如是概括。
如其所言,仅仅三个多月时间里,中国新领导层启动密集高效外交行动,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既开拓创新重点突出,又相互呼应兼顾平衡,全方位外交的新格局正逐步推开。
全球视野磅礴大气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指出,一系列行动透露出新领导层的外交理念突出整体,有全球视野,磅礴大气。相关外交举措兼顾近邻远朋,涵盖大国、周边与多边、发展中国家等因素,既与中国外交的传统理念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发展。
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履新后首次外访首站选择俄罗斯,到中美元首举行“庄园会晤”,再到中国总理李克强首访涉及德国等大国,不难看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在中国外交布局中至关重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认为,注重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是新领导层外交开局的“点睛之笔”。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要改变传统的战略竞争、对抗的历史老路,向外传递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信号。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对自身有着明确定位,并将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列为外交全局的重要一环。专家指出,习近平两次出访分别选择非洲与拉美两个发展中国家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中国领导人还借助多边舞台与众多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互动,体现出中国秉承传统友好,谋求拓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邻居好,无价宝。”在近来中国周边环境复杂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加强同周边国家的交往,也是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外交工作的着眼点,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周边邻国在外交开局中均有涉及。
“一段时间来,中国周边虽然面对海洋领土争端等挑战,并一度局势比较紧张,但是从大局来看,矛盾得到有效管控。”曲星以中印成功化解边境“帐篷对峙”事件为例指出,这显示了中国新领导层充满智慧地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关系,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巩固周边,创造于我有利的环境。
更多体现中国的国际担当
对于近百日来的外交工作,阮宗泽认为,与以往相比,中国外交增强了以我为主、主动塑造外交环境的意识,更多体现出主动性和进取性。当然,这与中国发展密切相关。过去10年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的联系空前密切,有广泛的利益需要维护,对海外资源、市场和投资机会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这要求中国更为主动地处理与世界的关系。
曲星认为,这种主动性更多体现在中国的国际担当中。中国先后接待巴以领导人,为中东和平进程劝和促谈;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朝之间进行战略对话劝说朝鲜重返六方会谈,并即将接待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这显示了中国在朝鲜半岛南北缓和进程中作出的积极努力。“可以说,中国‘有所作为’的力度在加大。”曲星说。
这种外交的主动性还体现在“请进来”。在领导人密集出访的同时,一段时间来,法国等多国政要受邀接踵访华,与中方形成良好互动。
“中国高层想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发出明确信号,以最大决心和诚意,推动全球互利共赢合作。”杨希雨认为,中国正通过积极有为的外交,显示出中国外交将互利共赢合作作为整体外交战略上新着力点。
更好阐述中国和平外交理念
曲星指出,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梦”不会妨碍其他国家人民圆梦,正是对开放共赢理念的最好注解。
显然,这就需要对外更好阐述中国的和平外交理念,这正是这段时间以来外交工作中的一大亮点。例如:习近平在莫斯科演讲时提及“鞋子理论”,在坦桑尼亚演讲时提到在该国收视率极高的中国电视剧;李克强访印时幽默问记者自己照片会不会上头版,在德国李克强还与公众分享了对欧冠决赛看法。评论指出,“套话少了,故事多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外交理念”。杨希雨表示,语言风格更加朴实,这为中国外交注入了一股“清新空气”。
“领导人在公共外交方面活动的表现可圈可点。”曲星认为,公共外交是最能拨动民众心弦,也最能吸引公众的关注。新领导层在公共外交上做得极为出色。
不仅如此,外交工作也不拘泥于形式更务实。不论是中美元首“庄园会晤”的休闲外交,还是中德总理从会谈桌到早餐桌的长时间会谈,都反映出外交更接地气,所达成效果却具有战略性与实质性。
毋庸置疑,新领导层全面履职近百日,外交工作呈高开走势,取得“开门红”,但中国外交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应对必将考验当局智慧。
阮宗泽预测,下一步中国外交攻坚点将会集中在周边和亚洲地区,中国需要进一步塑造自身周边环境,进一步促进自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