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灵璧县利用“反弹琵琶”的发展模式,即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助推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灵璧崛起,初步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强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
叫响品牌,让文化“醒”过来。让地域文化走出“深闺”,需要叫得响的载体。灵璧县把目光投向了具备观赏、收藏及展销等要素于一身的灵璧石。为打响奇石品牌,灵璧县自2004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灵璧石文化节,使灵璧奇石名满天下。2012年5月初举办的首届中国灵璧国际奇石文化博览会暨首届钟馗文化旅游节、首届虞姬文化旅游节(一会两节),取得了圆满成功,打出了灵璧的文化名片,展示了灵璧的神奇魅力。2012年,灵璧县被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中国观赏石综合基地”称号。
谋划项目,让文化“立”起来。在自有财力不足的现实状况下,灵璧县坚持整合资源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以项目揽资金、促建设,专门聘请国内外知名规划团队,围绕特色文化,规划包装了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并通过徽商大会等多种平台,广泛向外推介,吸引了大批客商纷至沓来。总投资5.6亿元的钟馗文化园建成后,可吸收就业人员1500人,年接纳境内外游客20万人次,年实现收入1.2亿元,成为皖北文化旅游的一大品牌;总投资3亿元的奇石小镇、灵璧石汇展中心、天一园、一品石苑等石馆已成为赏石、购石、研究石文化和旅游观光的景区景点。
扩大宣传,让文化“活”起来。通过泗州戏、民间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生产,把灵璧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示出来。组织编创人员编写反映灵璧文化特色的作品,把泗州戏《霸王别姬》《钟馗嫁妹》搬上了舞台;发挥磬石资源优势,高标准打造包装富有灵璧特色的“磬石乐坊”。近年来,灵璧县多次邀请央视来灵璧拍摄反映“三元文化”的专题片,并在黄金时段播出,大大提高了灵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延伸链条,让文化“动”起来。在做好钟馗、奇石等主题文化开发的同时,大力推进关联性产业综合开发。目前,投资1200万元研发的磬石琴、磬石笛、磬石二胡、磬石鼓、磬石唢呐等系列乐器,填补了中国民乐的空白,成为特色旅游纪念品;以钟馗画交易发端的书画一条街,成为周边重要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灵璧特色文化产业辐射带动三产人员达30万人,年创产值57亿元,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2013年06期)
(《时事报告》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