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九连增’的喜人背后,是土地过度疲惫,‘酸性体质’严重的忧患!”近日,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在其调研报告中称“土壤酸化趋势将成未来粮食安全最大隐患”,呼吁相关部门拿出具体举措治理土壤酸化,让土地休养生息。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指出,工业污染产生的酸雨、过度的化学肥料依赖性、掠夺性的耕作方式都是造成土地酸化的罪魁祸首。大量燃煤的消耗,不可避免地带来巨大的二氧化硫等与酸雨形成有关的化合物的释放。为了求高产,大量的耕地被连续两季或三季耕种,在茬口之间给土壤提供自身调节的时间极短,农产品产量的保证只有依赖于不断增加的化肥施用。据测算,我国平均每公顷施用化肥量达434.3公斤,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过多施用尿素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且随着尿素施用量增加,pH值下降幅度也越来越大。以上种种恶性循环,正加速着土壤的酸化趋势,当土壤蜕变到无法或难以修复时,我国将面临着大面积荒田上颗粒无收的窘境。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呼吁,治理农地酸化最重要的是改变现有的盲目的肥料使用状况以及土壤结构的恶化,加大有机肥的利用。建议农业等部门一方面加大土壤酸化危害性的宣传,大力培养种植者合理养护土地的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机肥补贴政策等措施,强制推广“有机+无机”并重的施肥方式,实行递增式有机肥添加方式。(曹昱 张慧新 胡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