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干群关系是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优良传统和执政党基础。近年来,建阳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坚持“四下基层”,不断创新形式,优化服务,活化载体,改进作风,取信于民,树立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以群众观点为主线,推进党群干群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必须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只有接地气,才能聚人气。工作中我们努力用群众工作统揽全局,积极探索有效载体,有力推进基层工作纵深化。2008年在全市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通过设立市、乡、村(居)三级代理点,在规定时间为群众无偿提供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随意办为规范办,促进了政府行政提速和干部素质提升,实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全市总结推广以“访民情、听民意、帮民富、保民安”为主题的“四民活动”,以“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促民富”为主题的“民情夜访”活动和“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活动,让干部“沉下去”直面热点难点问题,始终坚持和把握群众路线这一主基调。今年初以来,建阳市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共接访群众438批、1182人,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383个。
以服务民生为保障,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始终高度关注民生,全力破解民生难题,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更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现实需要。对于群众来说,最直接的诉求往往在于利益。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只有处理好群众利益问题,以服务民生为保障,才能从根本上疏解矛盾冲突、保持基层稳定、维护社会和谐。为推进武夷新区建设,建阳市把“关爱百姓,善待群众”贯彻征迁全过程,设身处地为征迁对象着想,认真听取群众诉求,以心换心,相互尊重与理解,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认真处理被拆迁户提出的合理诉求,有的放矢地把工作做细做实。仅4月和5月,拆迁干部累计为南林片拆迁户解决各类困难问题271件。
以转变作风为关键,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干部作风总能反映出当地的政治生态和投资环境。在建阳市各类品牌服务活动中,干部以“民情联络员”的身份,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上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实行“群众办事,干部跑腿”,从根本上转变干部作风。“日解农困,夜访农情”,各村每月一次民情分析会,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周一访”,成为党员干部的工作常态。民情日记满载真情、凝聚汗水,需要处理的做到个个有反馈、件件有落实。信访接待下基层,解矛盾促和谐;现场办公下基层,解难题促民生;调查研究下基层,解瓶颈促发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解疑惑促落实。近年来,涉及全体党员干部的各类品牌服务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全国新闻界倡导和实施的“走转改”工作作风,已延伸到政府部门的各个环节。对基层老百姓来说,这样倾身聆听的姿态,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尊重,拉近了心理距离,是保持干群鱼水情的关键。建阳市每年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窗口受理各类代办事项1.3万余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98%以上。
以健全制度为根本,巩固党群干群关系。建阳市提出“为民服务要‘常态化’,更要‘长效化’”的理念。为确保长效,“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建立了办件直接办理、承诺件限期办理、退回件明确答复和服务首问责任等制度,保证代理工作规范运转;“四民”活动制定了民情联络、民情日记、民情分析会、首问责任、反馈处理、遗留问题消号、检查落实和以奖代补等多项制度,以健全的机制促使乡镇干部俯下身子,主动下访;民情夜访活动健全了驻村日、民情日记、责任包干、公示考评等各项制度,让干部准确把握群众脉搏,贴近群众心窝;“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政府部门工作常态。各类品牌服务活动都建立了机制,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应,忧愁有人解,困难有人帮,夯实了和谐社会基础。
在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就是要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有效形式,在面对面的群众工作中,下基层、接地气、通民气,转作风、有作为,让群众过上顺心日子、富裕日子、放心日子、太平日子和文明日子,以真心换民心,继而推动党群干群关系不断走向新的和谐。5年来,建阳市委、市政府确定的7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实施到位。种粮补贴、农资补贴、家电补贴等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在打好城市建设战役中,建阳市高起点、高站位谋划发展,大气魄、大手笔运作项目,特别是按照“拆旧必造绿,腾地定增绿”原则,5年新增城市公园3000亩、公共绿地90亩,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增光添彩。
(作者为建阳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