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的各项工作
让政协会徽在基层闪光

济宁市市中区政协开展“联系群众年”活动纪实

张建新 李文凯 胡延军
2013年05月27日14:1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政协“联系群众年”活动小组办公室,有两个大记录本格外引人注目,一本是活动进展统计表,一本是活动大事记录本。在长达几十页的活动进展统计表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位政协委员参与“联系群众年”活动的工作进展情况。“我们和街道的同志定期到联系村走访调研,以修路、水电、扶贫、助学等多种方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电话、短信与委员保持热线联系,随时掌握委员帮扶工作的进展情况。这既是一种督导,也是一种鼓励和支持。”活动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

“要么不干,干就干好,干出成效!”

2012年3月,济宁市中区委召开了“联系群众年”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号召党员干部驻村入户、帮扶群众。会后,济宁市中区政协立即召开党组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区政协主席蔡可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拥有人力、物力等多方面资源优势,‘联系群众年’不能仅限于党员干部参与,还要积极动员政协委员参与其中。”这一想法立即在政协委员中得到积极响应。委员们纷纷表示:“履职为民、服务群众是政协的职责,更是政协委员的责任!要么不干,干就干好,干就干扎实、干出成效!”

区政协对所有委员进行分析、筛选,最后确定67名经济实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委员作为首批驻村入户人选。根据各镇街情况,又精心挑选了67个经济条件相对较弱的农村作为联系点。委员们无一例外地表示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驻村后干些什么?很多委员虽然有热情,但由于对农村环境不熟悉、农村政策不了解,因而感到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为此,区政协专门举办了培训班,讲活动意义,讲农村现状,教工作方法,委员们情况了解了,任务明确了,心里有了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村民们的殷切期盼。喻屯镇任庄村部分街道坑坑洼洼,一直未能整修,120户、700余人的排水问题还没解决,区政协委员、济宁市长波路桥公司经理崔长戈走访调研后,出资20余万元整修了该村两条主干道和7条小街巷,同时为每家每户免费修建了地下排水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区政协常委、济宁迪尔建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晓东在了解到唐口街道姚刘王村灌溉设施损毁严重后,出资为该村修挖了水渠,架设了线路,购买了灌溉设备,此后又资助喻屯镇张官屯村硬化了部分街巷路面。区政协委员、圣泰农村合作银行行长郑月梅捐赠10万元,帮助联系村安居街道十里东村进行电网改造和沟渠整修,解决了长期困扰这个村的“用电难”和“排水难”问题。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驻村以后,委员们一方面和村干部交流座谈,一方面到农户家里走访调研,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迫切需求。“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是委员们开展帮扶工作的基本原则。安居街道河北村地处城乡交界,靠近105国道,村里财物失窃现象时有发生。区政协委员、济宁新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叶德龙了解这一情况后,个人投资30万元,为出入村庄的每一条街巷安装了监控器,村里安排村民24小时轮流值班,村庄治安状况大为改善。区政协委员、济宁亚龙书城总经理崔亚龙,曾经多次支持城乡图书室建设,这次他联系了唐口街道河西村,再次出资3万余元,建成了存有图书2000多册的“河西村书屋”。

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牵动着政协委员的心。喻屯镇马店村离城区较远,但联系该村的区政协委员、济宁市海珍美容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珍不顾工作繁忙、路途遥远,隔三差五就要来到村里走访困难群众,想方设法为他们办点实事。2012年5月,她购买了整整一卡车共5吨化肥,一袋一袋送到困难群众家中。9月份,她协调医护人员到村里开展义诊活动。中秋节前夕,她又带着礼物走访慰问了几户困难群众。来的次数多了,村民和她熟悉起来,每次见到她都主动打声招呼、攀谈几句。听到乡亲们亲切的问候声,吴海珍心里总有一种别样的欣慰和满足。

2012年暑假期间,区政协委员、山东阳光颜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宪松得知所联系的唐口街道河东村5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开学前他专门来到村里,为5名学生送行,每人赠送了3000元的助学金,勉励他们发奋读书。安居街道张楼村有两个孩子,父母均有残疾,生活非常困难。联系该村的区政协委员、济宁市北方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路华了解情况后,当即承诺承担两个孩子从中学到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并赠送了电脑,给予两个孩子精神上巨大的鼓励。

“服务群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委员们心系群众的冷暖,也时刻关注着农村的长远发展。区政协委员、济宁世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雅璐所联系的唐口街道孟楼村,经济条件较差,没有任何集体资产和收入,修路、添置公共设施,所需经费全都靠村干部四处“化缘”而来。她驻村后,首先想增加村集体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她发现孟楼村地理位置优越,村边的赵王河景色优美,于是出资30万元建起了一家“农家乐”,建成之后交付村委会经营,经营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现在,“农家乐”项目已正式营业,村里有了持续的收入来源。

区政协“联系群众年”活动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省、市、区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纷纷对“联系群众年”活动和委员们的感人事迹进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于“政协委员”这四个字眼有了新的解读,对于“人民政协为人民”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委员们谁也不甘落后,争着干,比着干。区政协委员、济宁市蓝格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波,并不在第一批参加活动的委员名单中,但他主动申请联系一个村庄。在区政协确定的联系点唐口街道姚刘王村,他出资3万元,帮助该村修建了道路。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李永志等4名委员身上。截至目前,参与帮扶活动的委员已达到72名。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政协委员付出的是真心、真情,收获的是感动、喜悦,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升华。人民政协为人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检验一名政协委员是否称职,要看其是否履行了职责,服务了群众。在济宁市市中区政协“联系群众年”活动表彰会上,蔡可强总结道:“政协委员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只要你提供平台,善于挖掘,每位委员都会散发出无比的热情和能量。服务群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济宁市政协主席赵树国了解到“联系群众年”活动情况后,专程到市中区调研,给予活动高度评价,“‘联系群众年’活动是政协组织情系民生、主动作为的生动体现,探索出了一条挖掘委员潜力、运用委员资源、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新路子。”济宁市委常委、济宁市中区委书记张辉对于区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推进“联系群众年”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2012年底,区政协编印了活动合集——《政协会徽在基层闪光》,张辉又为该书作序。

新一年济宁市中区政协“服务群众年”活动已经有序展开,感动的故事仍在继续……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