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会,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各方朋友在繁忙工作中抽出宝贵时间踊跃出席,充分体现了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与关心,充分体现了两广人民兄弟般的特殊情谊,令我们深为感动。在此,我谨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广西党政代表团,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广西党政代表团此次拜访广东,是一次感恩之旅、学习之旅。多年来,广东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在产业、贸易、交通、投资、教育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了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特别是1996年中央作出对口帮扶广西的决定以来,广东历届省委、省政府,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接力帮扶,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地区改变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人民对此铭记在心。广东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务实进取、开放兼容,勇闯新路、敢为人先,科学发展、跨越前进的精神风貌和丰富经验,值得广西永远学习。
广西党政代表团此行也是一次访亲之旅。粤桂山水相连,人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历史上,两广长期共属一个政区,战国时同称百越,秦设岭南三郡,两广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上得到开发。明清时期,大批粤商入桂,粤商会馆逐渐兴起,形成广西特有的“无东不成市”的商贸特征。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我国各省区凡以东西或南北对应命名的省份,均以特定山川或江河湖泊等天然地理标志为界,惟广东广西并无特定地理分界标志物。有史以来,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气连枝,情同手足。
广西党政代表团此行还是一次合作之旅。近年来,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平台,粤桂双方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联系与合作日益紧密。广东以经济发达、开放度高、市场成熟、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才众多的优势,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辐射带动作用;而广西以其区位独特、资源丰富、山水秀美、生态优良、市场广阔、潜力巨大的特征,成为广东重要的生态水源保护地、农副产品供应地、休闲旅游目的地、劳务用工输出地和产业转移落户地。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以来,广东企业和客商在广西共投资项目1.2万多个,累计到位资金7800亿元,广西有450多万人在广东务工。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是造福两广人民、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
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影响,粤桂两地目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而广西则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发展、欠发达是现阶段的基本区情。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形成了两地经济高度的互补性。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广东先行先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等政策的叠加效应,实现东西联动,促进广东保持和巩固经济社会发展领先地位并带动广西实现跨越发展,有必要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总体方针指引下,加快推进两广经济一体化进程。近年来,粤桂双方相继签署了《“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推进两广经济一体化发展工作备忘录》,为在更高战略层面深化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认为,加强桂粤全面合作,实现两广经济一体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第一,推进区域规划一体化。联合编制西江-珠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共同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利用西江-珠江黄金水道,带动沿江地区加快发展。适应我国城镇化建设新趋势,联合打造北部湾城市群,促进广东、广西、海南的北部湾沿海城市融合发展,形成覆盖3000多万人口,具有经济持续增长潜力的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第二,推进交通设施一体化。加快南宁至广州、贵阳经桂林至广州高速铁路建设,力争两、三年内建成通车。抓紧做好柳州至肇庆、合浦至湛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共同推进贺州至怀集、岑溪至罗定、岑溪至信宜、梧州至封开等连接两省区的多条高速公路建设,已开工的加快进度,已规划的尽快开工。联合组织西江-珠江黄金水道和大型水利枢纽设施建设,大幅提高西江-珠江通行能力。加强航空、港口建设和协调,实现交通设施全面对接、互联互通,形成两广及周边地区快捷高效、科学合理的现代交通体系。
第三,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配合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优化环境,筑巢引凤,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带动广西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完善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区域产业政策,合作开发资源型产业,合理布局先进制造业及其配套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两地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第四,推进贸易服务一体化。充分利用广东在对外贸易方面的综合优势,带动广西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发挥广西与东盟陆海联通的区位条件,联手拓展东盟市场。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区域性统一大市场,实现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有效配置。加强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合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五,推进生态建设一体化。在节能减排、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空气污染治理、生态产业发展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建立健全珠江流域环保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建设西江生态走廊,加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确保两广人民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菜。广西正在广泛开展以“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为主题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活动,不仅会大大改善广西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必将惠及西江下游的广东广大区域的民众。
第六,推进政策环境一体化。广东在园区建设方面硕果累累,广州南沙穗港澳合作试验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珠海横琴新区建设享誉全国。近年来,广西园区建设也有长足进展,国家已陆续批准南宁、柳州、桂林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钦州保税港区、北海出口加工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14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积极推动两省区园区对口合作,实现信息互通、建设互动、功能互补、政策共享。加快推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创造东西部地区跨区域联合开发、统一管理新模式,促进桂东地区融入“广佛肇经济圈”。
促进两广经济一体化,需要调动和发挥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两省区政府建立跨区域合作的机制性、常态化安排,统筹规划,有效对接,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和商会、团体的合作平台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跨区域发展合作,实现区域市场资源合理配置、地方和企业互利双赢。
同志们,朋友们:
广西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过去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各兄弟省区市的大力帮助和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广西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日广西,北部湾畔风生水起,西江沿线热潮涌动,八桂大地生机勃发。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序推进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已由我国西南边陲变成对外开放合作前沿;随着一大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建成启用,广西南宁与周边省份经济中心城市和港澳地区“三小时经济圈”逐步形成;随着一批大型工业项目相继落地并建成投产、一批千亿元产业陆续形成,广西发展后劲和承载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出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广西享有的沿海沿边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叠加效应日益显现。广西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和后发优势成为我国西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地区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下定决心,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力争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有困难,有条件,有希望。需要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艰苦努力,也需要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我们热切希望广东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西、看好广西、支持广西,到广西参观、旅游、考察,投资、创业、发展。
同饮一江水,两广一家亲。让我们携起手来、并肩奋斗,共同推动粤桂合作迈上新台阶,共同开创两广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