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2组的贺文乃应该吃低保……”5月15日,一场“低保民主评议会”在耒阳市亮源乡双丰村举行,参会人员各抒己见,对申请低保的村民现场点评。
上午9时左右,前来参加评议会的低保户、乡村干部、老党员及村民代表陆续走进了村级活动中心会议室,亮源乡副乡长、乡民政办主任李成全给每个参会人员发放了一张双丰村低保人员民意测评表,表上记录着全村32名申请低保村民的有关情况。
“陈江红,现年72岁,去年患脑血栓瘫痪了,老婆又多病……”会议开始,村支书李主和逐一介绍申请低保家庭的基本情况。
“在最难的时候,政府让我家吃上了低保。现在条件变好了,我不吃了,让给比我更困难的人吧。”李主和刚介绍完,45岁的低保户刘文成抢着发言。刘文成是双丰村8组村民,2008年因为得了一场大病,欠了一屁股债,当年被纳入低保。今年,他感觉自己身体好了很多,两个孩子也相继外出务工,家庭条件逐渐好转,主动要求退出低保。“低保金是保命钱,应该给最困难的人。”刘文成搓着手憨厚地说,引来一阵掌声。
“资江龙只是一个人,为什么补贴标准栏里写着享受人2个?”一位村民提出“异议”。“这个我晓得,老资今年85岁了,年前他出走多年的儿子被民政救助站送回了家。”一位村民起身解释。
“贺文乃全票通过,享受一类标准,2人;资江龙全票通过,家里新增1人;李开文家减1人,降为二类标准……”经过现场评议、民主投票、公开唱票,李成全宣读了双丰村30名拟享受低保的困难户以及10名核减人员名单。
“现在谁吃低保,群众说了算,公平公开,我们心服口服。”村民李大爷感慨地对记者说。
去年以来,为切实把“低保”这件好事办好,耒阳市在全市推行低保民主评议制度,各乡镇成立了由乡镇、村组干部和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评议小组,在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监督下,对当地低保对象进行现场评议、民主投票,从源头上杜绝“关系保”、“人情保”。(湖南日报记者 朱章安 通讯员 李爱成 袁义生 罗湘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