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百万善翁”树起大爱丰碑

2013年05月16日06:16    来源:新华日报

  5月6日,从“邵仲义助学基金”领到2000元钱的一霎那,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大二学生薛棋侠泪流满面:邵爷爷走了,却用爱的星光,照亮了我们的求学之路。

  今年81岁的邵仲义是江苏大学基建处退休职工,生前资助200多名贫困生,离世后所有存款全部捐赠给贫困生,遗体捐赠给镇江市红十字会。

  积攒50万,离世时身上仅有24元

  “已办妥了人生最后一件大事,以后就没麻烦了。”薛棋侠回忆道,3月25日晚10点,看到邵爷爷的这条微博,心里咯噔一下,很是不安。第二天一大早,薛棋侠看到爷爷桌子上放着一份遗体捐赠书,才明白了爷爷所说的“大事”。

  学校退管处处长汤静霞告诉记者,邵仲义终生未娶,一直独居。今年年初,看到邵老下楼时每走一步都要歇一下,就建议他去养老院生活。听到每个月1710元的费用后,邵老说了声“我再考虑考虑”,就没有了下文。3月25日,邵老委托她帮助办理遗体捐赠手续。“岁数大了,还能贡献最后一份力量。”邵老很高兴地盖了章。镇江市红十字会透露,邵老是今年该市第一例遗体捐献者。

  3月28日9点多,一名送报工到邵老家送报时,发现老人歪倒在客厅的椅子上,已静静离开了人世。汤静霞清楚地记得,帮助邵老整理遗物时,老人身上仅有24.1元钱。直到老人的弟弟邵渊从上海赶来后,才揭开谜底——哥哥生前有交代,所有存款50多万元全部捐给学校,资助贫困生。

  3月30日上午,邵渊老人把哥哥所有的存款加上4万多元丧葬补贴费共597457.6元钱,全部交给学校。学校用这笔钱建立了“邵仲义助学基金”。

  捐出50万,却租住58平方米宿舍

  邵老去世后,江大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了消息,当天点击量超过17000次,而一则爆炸性的“旧闻”,更是让200多名曾经受到资助的学生找到了“恩人”。

  2007年上半年,一位老人来到江大资助科,提出要设立50万元助学金。“这就是邵仲义老师。”当时担任资助科科长的陈立勇说,令他最感动的,邵老师提出的“三不”要求:不宣传,不签协议,不告诉学生。

  原来,早在抗战时期,邵老的母亲拿出陪嫁的一枚戒指,资助邵老的表哥赴香港谋生。感念此恩,表哥后来汇给邵老兄弟姐妹5人每人7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房价,邵老不仅可以用这钱买套大房子,还可以节余不少钱改善生活,而他却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自己一直住在江大校工宿舍58平方米的旧居室里。家具全部都是老式的木头制品,每张桌椅都有裂缝,厨柜上还蒙着露出线头的纱布,木头床上的凉席中间破了一个大洞,就连灯具开关都还用的塑料拉线……

  斯人已逝,爱心接力永续

  “邵仲义同志用无声的大爱塑造了新时期江苏大学优秀教职工的良好形象。”4月9日,江苏大学追授邵仲义“江苏大学慈善楷模”荣誉称号,号召全校学习他的先进事迹。江大的师生员工纷纷接过邵仲义的爱心接力棒。

  4月12日,听说东大门门卫吴某爱人得了尿毒症,急需治疗,退管处80岁的宋顺章副教授送去3000元。

  “大眼睛”公益团队由一批大学生自发组建而成。4月20日雅安地震当晚,他们紧急召开“助力雅安赈灾”会议,决定组织校园舞蹈、唱歌、武术等艺术团义演,全体志愿者还利用业余时间捡拾空饮料瓶、旧报纸、破旧衣物等,所得财物全部捐献灾区赈灾。

  4月24日,理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院倡仪,学院所有教职员工参与,成立“致远基金”,帮助贫困学子,已募集近7万元。

  5月10日,管理学院“微光”小分队与退管处签约结对,为退管处离退休老人提供一年志愿服务。

  本报记者 董超标 孟 旭

  本报通讯员 张明平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