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善行河北 情暖芦山——河北省支援芦山地震灾区纪实(上)

刘清波 赵 威 牛海英
2013年04月27日11:12   来源:河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级地震,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灾情告急。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在四川人民再次遭受巨大痛苦的时候,有情有义的河北人民像五年前援助汶川抗震救灾那样,再次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同胞伸出了热情援手。

尽我所能,奉献灾区

来自我省的全国道德模范王文忠、吴殿华来了,广宗的种粮大户带着自家种的粮食来了,河北联通应急通信小分队、天威保变电力设施抢修小组来了,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紧急救援队也来了……记者在地震灾区连续几日的采访中,随处都能够看到来自河北的爱心志愿者和救援人员。

4月24日下午,在宝兴县设在灵关中学的受灾群众安置点内,20多个孩子三五成群围着一堆木板进行讨论,分组设计一个“木立方”的方案——— 这是河北经贸大学心理学教师刘猛对灾区孩子进行心理援助的一部分。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刘猛停薪留职,一直在四川地震灾区从事社会工作和心理援助志愿服务,被媒体称作“坚守灾区最久的志愿者”。现在,刘猛和他的心理志愿服务团队,已经在宝兴县灵关镇安营扎寨,与多家机构共同发起“儿童心理援助”暨“帐篷学校”计划。他希望能够通过一年的努力,搭建一个儿童心理援助的工作平台,建成一种可以快速复制的模式和工作范式,让更多的灾区群众尽快摆脱心理阴影。

记者在芦山县城遇到了一位叫纪晓的石家庄小伙子,他本来打算从成都出发去丽江,地震后立即报名成为志愿者。纪晓一边卸着救援物资一边告诉记者:“不管事情大小,关键是要尽我所能,为灾区作点贡献。”

不畏艰险,昼夜奋战

在芦山县安置点一顶帐篷里,79岁的吴殿华艰难地跪下来,把听诊器放在受伤群众骆正云胸口听诊,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4月26日,四川雅安地震后第6天,“大爱仁医”吴殿华在灾区也忙碌了6天。从雅安市红十字医院,到芦山县人民医院,吴殿华诊治了80余名伤员。而这位79岁的老人并没有停歇,在瓦砾遍地、余震不断的重灾区,他继续穿梭在村庄、街道,为群众送医送药。

地震消息传来当晚,邯郸人谷仓便和壹基金救援联盟的同仁们从郑州机场起飞,前往地震灾区。从雅安抵达宝兴的最便捷通道210省道彻底断交,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从成都走小路,从北往南迂回到宝兴县城。

他们10个人分乘两辆越野车,翻过四姑娘山、巴郎山,再翻过海拔4500多米的夹金山后,终于抵达宝兴县城,此时,已经是22日零时。“我们是第一批抵达宝兴灾区的专业救援队伍。”谷仓说,几天来他们携带专业设备,步行数公里到附近的村庄被毁的房屋中寻找被埋者,并将老人和孩子抬下山,到开阔地中安顿下来。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25日在宝兴县灵关镇临时搭起的“帐篷小学”内传出了朗朗读书声,有20多名孩子在这里“就读”。组织这个“帐篷小学”的志愿者——— 来自石家庄无极县的李沅峰到达灾区的路途十分艰辛。地震发生时,李沅峰正在成都旅游,听到地震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雅安。由于道路优先保障运送救灾物资和伤病员车辆,他开始徒步向重灾区灵关镇挺进。他们随后组成了一个65人的志愿者团队,在临时安置点参加搭建帐篷、救治伤员、辅导学生等活动。

前后联动,协力救灾

地震之后,灾区群众急需帐篷、奶粉、妇女用品等物资。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正在宝兴县参与救援的王文忠紧急从成都组织了一批物品,送到宝兴县灵关镇发放。这批物品既包括婴幼儿奶粉、火腿肠、方便面等食品,也有被褥、帐篷和妇女用品及婴幼儿尿不湿等灾区群众急需的物品。

“王书记可帮了我们的大忙。”河口村村委会主任张瑞东介绍,由于帐篷不足,该村平均16个人一顶帐篷。“别担心,我在成都和重庆都安排了人,每天都会根据灾区需要采购物资运来。”王文忠的话让张瑞东吃了“定心丸”。

在灾区采访时,记者还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的哥”贾德利。

身为石家庄学雷锋车队队长的贾德利,在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就带领队员赵军波和志愿者韩冰驾车从省会一路开到了芦山县。在灾区的这些天里,除了帮助搭帐篷、送物资,贾德利还有一项任务:随时了解当地最急需的物资情况,然后通知他所联系的爱心机构、志愿者组织,从后方采购后运来,解决当地群众的燃眉之急。

石药集团紧急调拨的一百万元灾区急需的药品、河北威德捐赠价值10万元的30台净水器、北京河北企业商会募捐了10000条棉被和1000个床垫……在灾区,记者不时可以看到满载着河北人民一片爱心的卡车疾驰而过。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