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H7N9疫苗的关键蛋白——血凝素蛋白和神经氨酸酶蛋白已获得成功并规模化生产。记者昨日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到,虽然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禽流感疫苗已经成形,但这些关键蛋白为科研人员进一步研制成功H7N9疫苗以及药物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目前,蛋白已经被送往国内外几十家科研院所和研究机构,为下一步研制疫苗做准备。
疫苗研制时间省下数月
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义翘神州实验室的一角,一股淡红色的液体缓缓流过白色的纯化柱,经过一系列纯化技术后,淡红色液体变成了无色透明的液体。这股无色液体,就是H7N9疫苗的关键蛋白。
“如果把H7N9比作一个骑车持刀抢劫的歹徒,那么H和N就分别是凶徒的两把利刃,H是指血凝素蛋白,N指的是神经氨酸酶蛋白,前者负责‘刺伤’细胞,后者负责‘开车’,让病毒感染伤害更多的细胞。”义翘神州技术人员张杰告诉记者,血凝素蛋白主要的功能是感染人体内的细胞,神经氨酸酶蛋白的作用则是使已感染的细胞进一步感染其他的细胞,扩散病毒的影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研发出抑制这两种蛋白作用的抗体和疫苗,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根据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研制出相应的重组蛋白。如果没有重组蛋白,科研机构需要利用技术手段研制假病毒,或者利用病毒毒株本身才能进行疫苗研究。
“毒株本身是有毒性的,出于安全考虑,除了疾控中心极少有机构能够获取毒株。而假病毒获取的技术手段有很高的挑战性。”张杰介绍,一个流感爆发后,缺乏蛋白研制经验的科研机构如果要想研制出流感病毒的这两种关键蛋白,快则数月,慢则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安徽流感病人体内提取的毒株,和上海流感病人体内提取出的毒株,虽然基因序列相似,但仍有区别。成功的疫苗和治疗性药物必须对这些不同种类的毒株都有效才行。”张杰介绍,为了给疫苗、药物进一步研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蛋白,义翘神州研发的H7N9关键蛋白,已有“安徽株”和“上海株”两种。
关键蛋白研发12天搞定
3月底,全国首例人感染H7N9病例出现之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从病例样本中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并完成了鉴定和全基因序列分析。4月5日,义翘神州获得了公开的H7N9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包括公司总裁谢良志在内的30多位科研人员取消了周末,投入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研发战役。
要想快,不能乱。基因合成和目标载体构建、细胞培养、蛋白质纯化、质量控制和鉴定,这是研制蛋白过程中最关键的几个步骤。这些普通人在大学实验室里才能听到的专业术语和研发步骤,在义翘神州却变成了一场紧张有序的“流水线”式研发。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技术人员在根据H7N9基因序列获取病毒基因、构建目标载体的同时,下一道工序的细胞培养实验室里,技术人员已经将细胞培养所需的培养液、器皿准备妥当。几天后细胞培养结束,提纯工序早已“整装待发”。30多位研发人员在上下游阶段有妥善的分工,在各个研发工序的衔接上不敢浪费一点时间。
“相比所有科研人员埋头苦干自己那份科研任务的单纯实验室式的科研,我们的科研流程已经进入了更为有条不紊的流水线式研发阶段,所以才有了12天研制出蛋白的速度。”张杰说,这成为了全球成功研发H7N9流感疫苗关键蛋白并具备量产能力的首个案例。(记者 孙奇茹)
相关新闻
H7N9患者转诊可提高报销比例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昨天发布通知,要求各地保证参保患者及时救治,减轻经济负担。对于因治疗需要转诊至高级别医院的患者,可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如果治疗期间使用了非医保药品或医疗项目,各地可根据需要适当放宽报销条件。
人保部提出,各地医保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救治需要,在入院标准、定点医院选择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保证参保患者及时救治。对于因治疗需要,经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至高级别医院的患者,可执行基层医疗机构支付比例或按地方规定适当提高支付比例。对参保患者治疗期间确需使用的不属于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各地可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根据急救、抢救需要,予以放宽,以减轻参保患者治疗费用负担。各地临时放宽纳入基金支付范围的药品和诊疗项目要及时上报,由各省级人保部门汇总报送人保部医疗保险司。
对参保患者在参保地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各级医保经办机构要实行即时结算;对于因转外就医等原因不能即时结算的,要简化结算手续、缩短结算周期,减轻参保人员垫支负担。对个人负担较重的参保患者,要做好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大病医疗保险的衔接工作,具体办法由统筹地区制定。
人保部还提出,各省市要加强信息调度,随时了解掌握本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和医保基金支付情况,做好预案,并及时报送疫情及保障信息等。(记者 袁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