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评论观点

重庆日报:快!快!让出“生命通道”

张军兴
2013年04月23日08:16   来源:重庆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雅安地震,牵动人心。据多家媒体报道,因各路救援者盲目涌向灾区,导致雅安地区道路拥堵,伤者出不来、救援队伍进不去。国务院办公厅21日发布通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团体,未经批准近期原则上暂不自行安排工作组和工作人员前往灾区。非紧急救援人员、志愿者、游客等各界群众在现阶段尽量不要自行前往灾区,以支持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

快为救援队伍让出“生命通道”!地震发生后,各种车辆争先前往灾区,其中不乏大量的社会车辆,使得进入灾区的道路十分拥堵。在救灾的关键时期,有些私家车主竟然还在“夹塞儿”、抢道,甚至干脆将车停在路中间走人,这些“恶行”,加重了进入灾区的多条路段的拥堵程度,使专业救援队伍和急需物资长时间堵在路上。

急!急!急!大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救人需要分秒必争。正如陕西蓝天救援队061号医生所言,黄金救援时间仅有72个小时,堵在路上将一事无成。为了埋在废墟里尚未救出的同胞,为了在医疗帐篷里等待药品的孩童,请大家保持理性与克制,多“送炭”,少添乱,不要盲目奔向灾区。因为你们理性平和的选择,也是对灾区的支持和贡献。

救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儿,需要有经验的人员和专业救援设备。若仅凭一腔热情、奋不顾身地前往,往往既无用武之地,又会影响救灾工作,很可能反成灾区的“新负担”。比如,就在这几天,就有一些志愿者驾车前往,结果车辆遭遇各种问题,使得灾区救援队不得不抽调力量反过来救援他们。

有更多的热心人心系灾区,本是一件好事。但大家应当懂得,为灾区奉献爱心、贡献力量也不一定非要奔赴前线。如果并非专业救援人士,在后方捐款捐物、献血献力,在网上转发求助线索、组织大家为灾区祈福……即使“善”再小,也未尝不是为救灾做贡献。

无论是汶川地震、玉树受灾,还是雅安蒙难,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爱心扎堆”现象。这说明,相关部门的应对预案还有待完善,应急能力还有提升的空间,民间救援组织对社会个体,还缺乏有效的疏导和组织。下一步,我们有必要反思和解决这些问题。但当务之急,就是要让除救援车辆之外的所有其他车辆停止进入灾区,尽快为救援队伍让出“生命通道”。唯如此,我们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避免更大的损失。

(责编:实习生、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