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后的次生灾害已经凸现。目前,芦山县已有堰塞湖形成,沫东、苗溪等水库出现裂缝。而芦山县城4月20日晚已经开始飘雨,同时,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雅安有小雨以及中雨。国土资源部也提醒,雅安地震后可能发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须引起足够重视。
五年前,汶川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次生地质灾害。权威资料显示,汶川地震后地质灾害总数多达1.2万多处,潜在隐患点近8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30多座。根据2008年9月国务院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可知,整个地震灾区亟须治理的重大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点有8693处,其中需要搬迁避让的有4694处。
雅安地震,尽管无论从震级强度上,还是从破坏程度上,都低于汶川地震,但雅安面临的次生灾害威胁并不少。有人曾如此描述芦山的地貌特点:海拔不高但基本都是山,路很不好走,下点儿雨到处是塌方,这样的地质状况是经不起地震的。并且,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有“雨城”之称,是全川降雨中心,显然,对雅安地震后潜在的次生灾害,绝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严防泥石流和滑坡,应当成为此次救灾和防止次生灾害的重中之重。政府层面应尽快行动起来,各行业、各部门,都要制定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措施与应急预案,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具体点讲,首先就是要紧急巡查,加强监视。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对水利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全面检查各类相关建筑有无破坏,河流是否有危险段,沿岸滑坡、泥石流发生活动及河流被堵情况等;其次,要加强联络、报告,及时处理险情,减少滑坡、泥石流可能造成的损失;再次,要严密监视河流水文水位动态、降雨动态,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危情动态,发现情况,及时向灾区人民报告,遇到紧急情况,立即组织灾区人民撤离。
除此之外,还应把灾后防止重大疫情爆发,尽早提上议事日程。从以往经验来判断,由强烈地震所导致的人员和牲畜家禽大量死亡,往往容易引起疫病流行。比如,水源性疾病,特别是肠道疾病,也有呼吸道疾病以及虫媒疾病等等。为此,在救治灾区伤员的同时,还要及时派出防疫人员,对灾情严重地区与灾民聚居区,进行及时消毒。与此同时,要引导灾区群众,及时补充防疫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疫能力;灾区群众的生活垃圾,切忌乱扔乱放,一定要运送到指定地点,由专业人员进行无害化处理。惟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