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不去现场,也能助力救灾

顾德宁
2013年04月23日14:15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各地区、各单位和社会团体,未经批准近期原则上暂不自行安排工作组和工作人员前往灾区。”人民日报也发出紧急呼吁:请社会车辆让出生命通道,志愿者不要盲目前往灾区!

四面八方的社会车辆和救灾人员涌向雅安地震灾区以致路堵,客观上耽误了救援,令人忧心和痛心。现代救灾注重效率,首先就是在黄金时间内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地抢救人的生命。像雅安这种规模的灾情,由解放军和专业救援队带装备顺利到位,实施救援,效率定会更高。而目前由于堵车,专业队伍往往不得不徒步几十公里才能到位。即使专业人员,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如在医疗序列中,让外科医生和护士先走。一切以救人为重,不要人为添堵。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在这四面八方涌向灾区的人和车中,有大批急于救人的个人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的驰援力量,他们的这种自发行动,再次证实了我们对当代中国人品行主流的判断,这就是,即使矛盾丛生,即使贫富差距加大,即使曾遭遇命运的不公和前途的不畅,但我们人民中的善良、悲悯、慈爱、互助和感恩仍难以动摇,也没有被玷污。在我们的社会中,善的精神和力量依然在喷涌,在张扬。所以,有关方面在劝谕民众不要盲目前往灾区的同时,也要珍惜和保护他们急于参与现场救灾的热情和举动,引导他们用其他方式参与其中。

我们大多数远离灾区的人,除了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外,也要多想想自己可以为灾区同胞做些什么?比如,我们可以捐款,无论出钱多少,都是尽自己一份心意,让我们的关切、同情有一个很好的载体,这是我们参与救灾最直接、最简单和最快速的方式。

又比如,我们的言行要有所克制。有些问题不是不可追问或反思,可在当下这万分危急的救人关头,无论是公共媒体还是“私媒体”,不要胡乱“跑题”,比如争论“最美新娘到底美不美?”“国家地震局做什么?”还有红十字会又如何如何等。此类争论目前对救人救灾有损无益。

还有,我们虽不能都到现场救灾,但身边或许不乏直接参与救灾的军人、消防队员和医护人员的家人,让我们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让前线奋战的勇士们无后顾之忧。

只要好好想一想,即使去不了现场,我们也能救灾,也能表达对受难同胞的关心和挚爱。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