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关注与守望也是一种力量

张绪才
2013年04月23日10:41   来源:四川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从雅安到芦山的道路在中午时发生了严重拥堵,车队排到了7公里外,以至于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不得不选择徒步走完约60公里的路程。由于拥堵,涌往芦山的社会车辆已经被禁止通行,中国国际救援队甚至在微博上发出“守望就是力量”的呼吁。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雅安地震发生后,随着“我们都是雅安人”的同期声,爱的洪流在涌进,很多志愿救援者从祖国四面八方奔雅安而去。自觉的社会参与、快速集结的中国力量,彰显着人间大爱。

然而,由于地形的限制,雅安境内的道路多利用河谷展线,多为“沿溪线”和“顺坡线”,弯道多、坡度陡、线形差。加上地震的破坏,遇上很多人凭着一腔热情带车涌进灾区,道路必然就成了稀缺资源。救援物资、救援队伍要进入,只有生命线畅通无阻,才能赶上“第一时间”。

生命通道畅通,决定着救援的效率和质量,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救援需要,才能赢得生命。地震救援已进入第三天,也是黄金救援72小时的冲刺阶段,一面是灾区救援面临着机械、物资需求,而另一面是生命线拥堵,里边的伤员送不出来,外边的救援人员、救援机械和物资难以第一时间到达。

在灾难面前,对我们的考验,并不只是公众爱心有多强烈,更考验着公众付诸爱心的成熟智慧与理性选择。当道路因灾受损时,为生命线让开一条通道,就比志愿者的主观热情更紧要。而以生命的名义捍卫这条生命线的畅通,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因为救援机械、物资和人员早一秒钟到达,就意味着正在与死亡顽强抗争的同胞获救。此时此刻,不添堵,把有限的生命通道让出来,同样是一种救援。

热情与真诚、善行与义举没有贵贱高下,却有轻重缓急之分。志愿救援者自发地参与灾区救援的热情与真诚感天动地,但对灾区救援,只有一颗热血沸腾的心和一腔激情澎湃的爱还是不够的,还要多一分科学理性。在政府根据救灾现场的具体情况“不倡导自行前往”时,我们就该做好一名关注者、守望者,因为,有的时候关注、守望与现场救援一样也充满着爱的温度和力量。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