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传递爱的温暖和生的力量

李劭强
2013年04月23日10:40   来源:四川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地震突然来临之时,很多电视台中断了正常节目的播出,将目光投向正在承受灾难的地震灾区,很多媒体人第一时间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报道中。媒体正在为社会展示一个真实的灾区,正在传递着全民应对灾情的温暖。

于是,我们看到了灾区的最新动向,我们看到了抗震救灾的一举一动,我们通过媒体看到了一场真实的灾难,看到了一场有力的救援。

媒体是灾难的记录者,它真实地记录着灾难和救援。如果没有媒体及时公开的报道,我们不知道地震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我们无法对遥远的地震感同身受,我们也无法知道救援的情形。是媒体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灾难创痛与人性的坚强,让我们看到了救援的有力与人心的共通。这是我们在面对灾难时,保持信心的基础,是灾区人民面对灾难时,感受温暖的信息渠道。

媒体是舆论的引导者,它有力地引导着舆论和人心。面对灾难,我们有感伤,我们有痛心,我们也会有悲哀。但灾难总要面对,生活总要继续,人们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灾难,该以怎样的方式承受灾难,该以怎样的途径走出灾难,无疑是社会更应该思考的。这需要媒体的引导。

媒体是价值的守望者,它应忠诚地坚守价值和信念。这种坚持集中体现在对正能量的挖掘。尽管灾难如此无情,但人一定是不可战胜的,因为他们有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会庇护着人们走出灾难。当我们通过媒体看到地震女孩的微笑,看到姐姐保护弟弟,妈妈保护孩子时,我们除了感受到温暖,还感受到了力量。在抗震救灾时,媒体的重要职责便是呵护这样的价值和共识。

地震的影响是严重的,对于这种影响,媒体似乎无能为力。它们无法预知到地震的发生,它们无法直接伸手救人。但它们又是有力的,它们把真相呈现在公众面前,它们把人心凝聚到一起,它们守望着人性的温暖与传递着社会的温度,它们让人们在恐慌时看到了希望,让人们在无助时感到了有力。这也正是媒体的责任。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