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地方要闻
一个生命的陨落和另一个生命的冷血同样让人唏嘘

逝者已矣,疑问仍存

彭德倩
2013年04月17日07:47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重症监护室外,黄洋的同学小张很是难过。当他看到黄洋的病床帘幕已经被拉下以后,走到一边伤心起来。肖允 摄

为何投毒?投的什么毒?为何那么久才查出中毒?黄洋离去,疑问仍存。

原因:玩笑?竞争?情感?

目前已基本认定黄洋同寝室室友林某存在投毒嫌疑。究竟因何投毒成为关注焦点,目前已有三种传闻浮出水面。

一是“玩笑说”,据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校内人士透露,林某曾有“这是个玩笑”之语。

二是“嫉妒说”,黄洋在校及实习时表现优异,不久前刚获得直升博士生机会。有网友认为投毒源于妒忌、甚至竞争关系。据了解,黄洋和有嫌疑的同学林某,分属不同科室,研究的也是毫不相关的方向,后者成绩同样优秀,多次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此外,有未经证实的传闻,黄洋的现任女友,为林某的前任女友,二人因情感问题,可能存在摩擦。但黄洋身边的知情人士指出,黄洋并无女友,“情杀”毫无根据。

毒药:四氧嘧啶?四氯化碳?

“中毒案”另一个引发关注的问号,打在“毒”上。一时间,专业医学网站、普通大众都对此作出猜测。目前已经列出的有控制胰岛素相关药物四氧嘧啶、可直接作用于肝脏的四氯化碳,以及其他一些化学药品。

对此,犯罪心理学专家指出,无论什么毒、毒从何来,媒体和大众在传播这一信息时都需慎重。这种“信息透明”具有两面性:从积极层面考虑,这有助于揭露犯罪手段,加强自我保护;但另一方面,对犯罪工具、手法等过度细节的曝光,可能成为潜在犯罪的滋生土壤。

时间:为何那么久才确定?

不少人疑惑,根据校方通报,黄洋4月1日因身体不适入院,为何期间“组织多次全市专家会诊,未发现病因”?医学专家表示,病因检查是一个渐进过程。4月7日,有网友“bighema”,疑似为参与救治黄洋的医生,在医学专业论坛上逐日贴出他入院后的详细体征和各项化验结果,请求同行提供建议。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