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改革成为全民“热词”

成思危: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

2013年04月16日14: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日前,由成思危、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等合著的《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在京举办新书首发式。该书出版一周内加印到3万册。记者注意到,改革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词”,与改革相关的图书《改革放言录》、《论社会管理创新》、《国家发展战略丛书》等理论图书也一时热销。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探讨中国改革红利问题为主题,19位专家学者就“如何通过重点领域的改革来释放改革红利”这一主题进行探讨。该书对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生态文明机制的改革发展分别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对国有企业、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城镇化与三农问题等对中国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的改革发展给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说,全世界都能感知中国将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改革目前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成果。改革如何深化进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正因为如此,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行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参加《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一书发布会上指出,制度创新是中国改革的红利之源。成思危表示,要深化改革主要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四大关系:法治和人治的关系;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在论述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中,他特别指出,依法治国首先就要依法治官。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主要领导人更换之后,原有通过法律程序制定的一些规划、政策和制度也随之改变。有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徇私枉法,甚至干涉司法的问题。

他认为,政府官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就会集聚社会矛盾,并为一些腐败分子打开方便之门。例如,在征地和拆迁的过程中,由于有些政府官员采用不守法(并非为国家利益而征地)、不讲理(征地和拆迁的补偿过低),不公开(补偿费用被层层克扣)的处理方式,往往造成政府与拆迁户之间的对立,影响社会稳定,造成国家和社会财产的损失。

成思危提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官员腐败、过分追求政绩和决策失误等原因,形成了GDP中的一些水分,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浪费。例如,一些地方出现豆腐渣工程,在兴建时计入了GDP中,而且这类工程垮了重建还会产生GDP,但实际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害的。又如,有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热衷于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某种程度上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有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或决策失误,搞了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样也会造成浪费。

成思危说:“如果能够在制度上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制定对官员政绩全面系统的考核制度,努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必将能挤掉经济增长中的水分,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效益。”

在讲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成思危指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要相互配合,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政府的调控是必须的,但要遵守市场规律。政府的作用就是反对利用垄断地位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鼓励竞争。(桂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