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干部论坛

李峰:营造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2013年03月27日13:1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能否实现人人尽展其才,一方面取决于个人主观条件,一方面取决于客观环境因素。笔者认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成长环境和人际环境。

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中央一再强调倡导形成“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就是要求各行各业为人人尽展其才提供理想的社会环境支持。要树立重德尚才、以绩量才的新观念,确立并坚持正确的识人、选人、用人、管人导向;要破除就人才而论人才的旧观念,树立为发展招人才、用人才的新观念,提倡引人与引智结合,讲究人才工作成本,避免不必要的人才资源浪费;要破除四平八稳、求全责备的旧观念,树立选贤任能不避风险、埋没人才也是过错的新观念,正确对待人才的缺点和不足,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特长。大力宣传各类人才的业绩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和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舆论环境。

营造宽裕舒适的生活环境。人人尽展其才,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环境保障。只有首先解决好他们的衣食住行等问题,才能谈得上发挥作用和建功立业。从大的方面讲,城市环境与人才多寡成较强的正相关。大城市交通发达,环境优美,待遇较高,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生活环境较为舒适、便利、安全,对人才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样,城市越开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就越快,人才聚集的程度和人才使用的效率就越高。从小的方面讲,能否吸引、留住人才,能否做到人人尽展其才,也与物质利益密切相关。

营造创新创业的工作环境。要千方百计为各类人才搭设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其求得一份发展,成就一番事业。在宏观上,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事业吸引人才,给人才建功立业提供广阔空间。进一步加强平台载体建设,重点建好“两室”,即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两站”,即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两器”,即孵化器和加速器;“两中心”,即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两平台”,即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公共检测平台;“一联盟”,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之成为聚集人才的高地和优秀人才施才展智的舞台,发挥“筑巢引凤”作用。在微观上,要搞好跟踪服务。特别是对新近就业的、不适应现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研究生,组织人事部门要及时搞好协调,帮助其找到发挥特长的工作岗位。

营造以人为本的成长环境。要为人才提供不断学习、训练的机会,为其发展提供必需的资源,促使其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要重视人才的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设计,为各类人才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创新工资分配制度,对优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要建立市场工资机制,实行分配方式多样化,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逐步实行专利、技术、成果入股,使人才的报酬真正由其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创新奖励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要进行重奖,同时应给予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荣誉称号,在党代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增加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创造其参政议政的机会。创新职称评聘制度,改变职称评聘工作中存在的论资排辈现象,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推行“评聘分开”、“自主聘任”的办法,可以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实行竞争上岗,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出成果。

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一个单位能不能吸引人才,人才来了能不能留得住、用得好,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调查,现在有一些部门和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性,影响了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团结、协作、友好、融洽的人际氛围,建立沟通、讨论、协商、谅解的机制,把个体之间的私人情感,变成群体之间的友善环境,共同创造一种相互协作、求同存异、彼此宽容、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让彼此在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的工作环境中增长才干,多出成果。(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中国组织人事报》
· 中国人才网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