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这里的农民为何安心

2013年03月22日13:42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编者按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当前,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转移到城镇。城镇化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则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

但同时也要看到,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如何让住上楼房的农民变成真正的“市民”?各地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类似的具体问题。今日本报刊出记者发自江西省南昌县的调查式报道,介绍当地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让农民“失地不失利”的做法,敬请关注。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靠土地而依存。伴随着新一轮的城镇化浪潮,不少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和住所,他们该如何生活和养老呢?

一个县拿出20多亿元专款,让所有失地农民享受城镇职工退休待遇;年轻人可以领着补贴去附近开发区上班;没了村庄,农民在现代化社区开始了新生活……。去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完成了80.1万平方米房屋的拆迁,腾出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1.1万亩,同时实施了针对失地农民最为实惠的一系列政策。

农民领到了城镇职工退休金

“以前不敢想,我们农民能和城镇职工一样拿到退休金。”在南昌县银三角管委会横岗村,69岁的失地农民万早生说。

横岗村作为南昌县城镇养老保险试点村,失地农民有555人。到今年1月,符合发放条件的109人(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开始领到了794元的退休金。这不仅让失地后的农民生活有了保障,也让他们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我这把年纪了,也到各地去旅游,还坐上了飞机。”78岁的王春香说。

在加快城镇化过程中,不少地方都存在失地农民现象,失地农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活之困和养老之难。南昌县通过大胆的尝试,彻底解除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按照相关要求,南昌县只需让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亿元就可解决所有问题,而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则需要投入23亿元。解决被征地农民保险问题,两种方法相差了20亿元。这不仅考验着县政府的财政,也在考验着执政者的魄力。

“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感受到实惠!”南昌县委书记郭毅说。据记者了解,南昌县去年的财政总收入为60.4亿元,而农民入保的费用一次性就要拿出12亿元。

“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将全面推开,并且要在今年6月底之前结束。”在南昌县社保局,业务科长李建华告诉记者,2012年4月,南昌县颁发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计划在江西率先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按照规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费用由政府承担60%,个人承担40%。

16岁以上的失地农民,连续交纳15年的养老保险金,到了规定的年龄就可以享受城镇职工养老退休金的标准。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补齐15年的保险金就可以。而失地农民的范围已经追溯到1997年7月份,共5.8万人。

“南昌县的这些做法彻底打破了户籍的束缚。”南昌县社保局局长彭严明说。

为了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对于拿不出养老保险费用的失地农民,也可以选择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无需交钱,到了年龄每月能拿到410元钱。

农民变市民 政府有作为

没有了土地,不从事农业生产,农民还算是农民吗?成了“自由人”的失地农民,如果长期不工作,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因此,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和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同样重要。

在位于南昌县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小蓝经开区,记者遇到了47岁的塔田村村民吴建宏。“我们村靠近开发区,我在鸿达投资有限公司上班好几年了,刚来时从事机器修理,后来任车间主任,每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由于公司优先接收被征地农民,在公司打工的多半都是附近村的村民。”吴建宏说。

在南昌县小蓝工业园鸣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建江告诉记者,厂里有200多名农民工,大多数是失地农民。“根据县里政策,每招聘一名失地农民,前3年企业每年有3000元用工补贴,工业园劳保所负责用工对接,经常举办招聘会,也缓解了我们企业的用工难题。”

小蓝经济开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所长詹国平说,现在开发区有产业工人4.6万,南昌县本地农民占40%。此外,武阳中小企业创业园、南新滨江工业集中园建设,以及以乡镇工业园为辐射点的发散型工业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前来就业。

江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近年来注重加强城镇规划和管理,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对于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南昌县可谓煞费苦心。据了解,2012年4月,政府将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向被征地农民延伸,使其享受免费职业介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

上楼后的生活咋样

走进南昌县东新乡大洲村,数十栋6层的楼房矗立在眼前,社区内商店、宣传栏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记者在村民邓宸强家看到,房子有120平方米,宽敞的三居室内,沙发、电视等摆放整齐而干净。“和以前住平房比,现在洗澡方便多了,自来水的水质也好多了,做饭的天然气更是让人放心,住在楼上很满意。”邓宸强说。

记者注意到,大洲村的社区和城市社区相比还有些不同,每栋楼的一楼和二楼都是商铺。“一、二楼的店面规划为店铺,是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产权归集体所有,这样村里的每个人年底都可以分红。”东新乡副书记章金华告诉记者。

一排排现代化社区建成的背后,是南昌县政策性试水结出的硕果。

“农房变商品房,农村变品质社区。”据了解,南昌县2011年启动了6个乡镇(开发区)的14个新农村社区安置房建设项目。根据政策,这些安置房有条件上市交易,农民可根据需要办理商品房产权证。

“刚开始住楼房有些不习惯,觉得不方便,尤其是老人,爬楼特别累,现在可都适应了。”邓宸强说。(郭存举 赖永峰)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