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干部论坛
做好特区人 干好特区事

王荣:新时期深圳将继续在改革创新上当表率

2013年02月26日15:00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副总编辑王垂林带队的南方日报报道组专访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开栏语

春回南粤,万物苏醒。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新一届中央集体开启了建设“美丽中国”、向全面小康快速奋进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离京视察第一站即来到广东,对广东提出殷切期望: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在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胡春华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把“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落到实处;全省上下必须增强加快发展紧迫感,切实转变作风。那么,各市在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加快发展、转变作风等方面有何新思路、新措施?蛇年春节喜庆气氛尚浓,南方日报组成专题报道组走访各市主要领导一探究竟。从今天开始,南方日报推出“书记市长访谈”专栏刊登相关报道。敬请垂注!

新使命

总书记首次离京视察就选择了广东、深圳作为“第一站”,并提出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进一步凸显了经济特区在新时期改革开放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深圳迅速反应,结合当下特区定位,提出新时期要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改善民生、转变作风”四个方面当好表率。

新认识

通过巩固自身发展来强化深圳中心城市的引领能力非常必要,这一点不敢懈怠。但光自身能力强是不够的,只能算是“走完一半”。新时期,还要寻找新的动力,更要体现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和辐射,这点上深圳也在积极探索。经过30年的发展,广深两地各自形成的优势更为突出,今天的竞争更多的是错位、互补的竞争,合作也是互补的合作。

党的十八大后,不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视察的第一站,还是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履新后视察的第一站,都选在了深圳,并对这片改革开放先行地、试验区寄望新使命和提出新要求。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新时期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实践“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如何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作用?

近日,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接受由南方日报社社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东明,副总编辑王垂林带队的南方日报报道组专访,结合新时期深圳的定位,畅谈特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战略部署。

王荣说,深圳在发展上优势明显,资源环境偏紧的约束也很突出,但这反而推动它走出一条跟别人不一样的路,创新能力、改革动力比其他任何地方来得更强。“新时期,要‘做好特区人、干好特区事’。‘做好特区人’是始终不忘在特区这个平台上干事创业,中央对特区赋予了与其他地区、城市不一样的要求;‘干好特区事’是特区的工作不仅仅是为自身,更要不断努力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作出探索和贡献。”

当好表率改革创新强民生转作风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深圳期间,提出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请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圳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要求?

王荣:总书记提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进一步凸显了经济特区在新时期改革开放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对深圳来说,是一个再肯定,也是一个新要求。深圳从诞生开始,就是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率先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新路的探索,这是特区的历史使命。新时期继续肩负好这一使命,就要“做好特区人、干好特区事”。“做好特区人”是始终不忘在特区这个平台上干事创业,中央对特区赋予了与其他地区、城市不一样的要求;“干好特区事”,就是说特区的工作不仅是对自身而言,而且是要不断努力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作出探索和贡献。结合当下特区定位,深圳要在四个方面当好表率:

一是在“改革开放”上当好表率。如果说改革开放在过去30年为深圳赢得了发展和尊重,实现了“成家立业”,那么新时期要继续以此来赢得优势和未来,发挥好引领作用,尤其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突破上发挥表率作用。

二是在“创新发展”上当好表率。深圳现在给人的印象,不仅仅是一个特区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新兴战略型产业高度集中、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的城市,其内容比前30年、前20年要丰富得多。去年深圳经济总量已接近13000亿元。更难能可贵的是,整个发展的持续动力是建立在以科技为主导的一系列创新基础上,这是深圳的优势,也是科学发展的体现和未来需要坚持的方向。

三是在“改善民生”上当好表率。经济特区发展这么快,根本原因是积聚了以人为主的先进生产力要素。人们在这里通过自己的劳动、创业,生活可以更快得到改善,这也是改革开放最希望得到验证的结果。但新时期如何处理好发展和民生改善,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分蛋糕和做蛋糕任何时候都不可偏废。首先是要立足发展,鼓励全民创业、创新,鼓励通过劳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更加关注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比如公共财政更多地向民生倾斜。

四是在“转变作风”上当好表率。总书记来深圳是在中央“八条规定”出台之后,并身体力行作出表率,深圳的干部受到了生动的教育。在转变作风上当好表率主要是三方面:一是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深圳是实干的典范,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就是靠深圳人干出来,所以新时期我们把这个“干”分解成“想干、敢干、快干、会干”,切实做到“干”字当头;二是更加注重联系群众,包括实行党代表、人大代表等进社区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化措施等;三是对慢慢形成的一些不良作风进行转变。从制度到做派都要有实质性的转变,这是工作的保障,也是调动社会更多积极因素和正能量的重要方面。

辐射引领增强与周边城市合作能力

南方日报:去年年底,省委书记胡春华在视察深圳期间,充分肯定了深圳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寄望深圳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新的一年里,深圳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更加具体化?

王荣: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引领能力,这至关重要;二是增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和辐射能力。

深圳在发展上优势明显,但不足也很突出,土地等资源环境偏紧始终是我们的约束。不过,这反而推动它走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路,创新发展能力、改革动力比其他地方来得更强。深圳最早由一个“特区”发展成一个“大城市”,今天这个“大城市”则要不断强化“特区”的功能。如果仅仅从规模上讲,深圳跟其他大城市可能是同质的,但从城市内涵、发展方式、城市特质来讲则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对自身来讲是发展的动力,对外部来讲是发展的能力。所以在不断增强自身引领能力上,深圳始终会认真谋划。

但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光自身能力强是不够的,只能算是“走完一半”。新时期也要寻找新的动力,更要体现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和辐射。以广深为例,如果说早先是竞争更多,这几年则是合作更多。经过30年的发展,两地各自形成的优势更为突出,今天的竞争更多的是错位、互补的竞争,合作也是互补的合作。

从广州到东莞到深圳到香港,这是一条轴,而且是一条走向世界的轴。如果把广东看成一个人体,这条轴就好比“脊梁”。深圳作为这条轴上的一个点,除了通过区域合作来进一步增强自己在更大范围的辐射能力,实际上也是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发展空间。

生态文明提升市民“绿色福利”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强调要坚持狠抓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请问深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什么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王荣:党的十八大精神内容相当丰富,把生态文明摆到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也昭示着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意识有新的提高。深圳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是好的状态,生态文明意识也是较强的。在2005年深圳就划定了全国首条基本生态控制线,将全市近50%的国土面积纳入保护范围。去年深圳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10%的情况下,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25%和11.4%,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最低水平。

新时期,深圳将力争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让这三个“生”融合得更好。“生态文明”必须要有物质文明做保障,生产发达就是生态文明目标实现的保障。“生产发达”要求在创新、新兴产业上做文章,深圳经济总量大但能源消耗少,就是产业的水平、结构、增长方式发生了改变。而“生活富裕”,就是要找到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或提供一条保障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管理办法,比如现在的垃圾分类管理、公共交通的建设、城市更新改造等,不断提升市民的“绿色福利”。

策划:张东明 王垂林 姚燕永

统筹:张建明

撰文:张玮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