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江西日报:做人当无愧于心

杨 敏
2013年02月05日14:02   来源:江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一个人一辈子言行举止若能做到无愧于心,便是如歌人生。

广义上讲,一个人由生至死的旅程,虽然长短不一,其方向、目标或许会因时因地不断予以调整,但主旋律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为人生的价值而奋斗。

面对“你幸福吗”的提问,回答也许千差万别,因为幸福是每个人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感悟,但“幸福”的前提则是相同的:活得有尊严。作为自然人,本无天生的好人或坏人。人一辈子是做好人还是做坏人,有时往往只是瞬间的闪念而已。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人生轨迹,往往只因“一口气”而彻底改变。从人的旅程势必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所制约角度看,好人坏人是会相互转化的。

人们之所以说,公平正义比阳光更重要,是因为愤恨不公。虽然不时有人呼吁“不让老实人吃亏”,可“老实人吃亏”仿佛已成为一道永恒命题。从主观上讲,一个人也许能按人生意愿去演化自己的人生历程。但从客观上来看,却常常有悖人愿。因为个人的人生意愿能否实现,不是个人一厢情愿的事,而要取决于社会关系的诸多因素。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在正常秩序下,是否能实现人生价值,要看他是否与社会总的理想目标相一致,并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做出了多大贡献,让其在爱岗敬业奉献中得到回报。倘若缺乏公平,那些默默奉献者的人生价值,就会被主流社会评价为低价值、无价值、甚至是负价值,人们的价值观就会扭曲,一些人就会靠不当手段去获取不当回报。社会上,一个“跑”字,隐含着多少难以言说的东西,折射出人生过程中的多少酸甜苦辣。一旦“跑”者获得不应有的回报,势必让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者一辈子只能做“骆驼”,失去相应的价值和自尊。

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说,干部选拔要有作风导向,做到赏罚分明。其实,做人并非一定要当官,但干部期求进步,并非过错。若真能注重实绩选拔干部,不仅政治清明,而且这种作风导向会成为人们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诚然,每个人的“进步”都有其进步的“理由”。不过,导向着实重要,真能做到赏罚分明,“拼爹”、“拼钱”之类也就没空子可钻了。若让一个心不正的干部提拔了,就会乱了义、信、德。所以,干部选拔必须把握作风导向。作为一个人,任何情境都要诚意正心,用此来升华自己的精神品格。奉献、拼搏、进取了,获得的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生。

虽然找寻生命的坐标、实现生命的价值,是人类不懈探究的难题,但富贵、贫寒都是人生。所以,人在旅途不必过于计较,当有一颗平常心,冷眼向洋看世界,懂得放弃,学会忘却,善待别人,解脱自己,不思八九,常想一二。能正确对待不公、苦难和不济的时运,是人生的大境界。也只有这样,方能把有限人生活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用不负天地的德行让自己的生命价值闪耀。

人生百年,功过留待他人评说。茫茫人海,活法各异,不管怎么活其实都一样,其归宿是公平的。既然趋行于人生旅途,就在欣赏沿途奇妙风景的同时,活好每一天,尽力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不管际遇如何,别让人生黯淡无光,别让青春过早凋零。愿大家在作答人生试题时,都能无愧于心。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