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回望·我们的北京

(2008年—2012年)
2013年01月23日08:16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昨天上午,代市长王安顺向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本届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首都工作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清晰勾画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

  人均GDP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万亿元,五年平均增长9.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到13797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462.8亿元,年均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7702.8亿元,是2007年的2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314.9亿元,年均增长17.3%。

  服务业比重提高至76.4%

  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比重分别比2007年提高了5.6个和2.1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由73.5%提高到76.4%,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总收入2.4万亿元,是2007年的2.7倍,全社会研发强度超过5.8%,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的38.2%,六大功能区占全市经济比重超过40%。

  首钢搬迁改造顺利完成

  突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完成首钢石景山涉钢产业搬迁改造,累计关闭446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告别了近千年的小煤窑采矿史。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累计下降25%以上和32%,节能减排走在全国前列,综合发展指数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政府投资郊区连续八年超城区

  市政府投资投向郊区比重连续八年超过50%,高速公路通达各个区县,郊区新城全部集中供暖,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公交;累计投资280亿元,完成新农村建设“5+3”工程,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南行动三年计划、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城市化改造成效显著,通州等重点新城建设提速,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步伐加快,生态涵养发展区活力增强。

  名词解释

  50个重点村

  2010年初,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城乡结合部地区50个重点村的城市化改造工程。这50个村分布在9个区33个乡镇街道,38个在规划中心城区,12个在规划新城地区。村域总面积约85.3平方公里,涉及户籍人口21.4万人,流动人口超过100万。城市化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旧村拆迁、农民转居就业、产业调整升级、回建绿地和市政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任务。经过两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旧村拆迁任务。目前,50个村的回迁安置房建设、整建制农转居、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拆建还绿等后续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其中15个村已竣工入住,5个村部分竣工,27个村共65888人完成了整建制农转居,37个村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共完成拆建还绿面积7231亩。

  轨道交通总里程达442公里

  五年累计投资近1900亿元,建成轨道交通30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442公里,全面实施建、管、限综合治堵措施,在机动车保有量增加210万辆的情况下,市区交通运行保持基本平稳。

  15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完成综合整治

  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结构调整,加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累计提供各类保障房80万套。

  政策解读

  整治如何开展?

  市委市政府计划用4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对全市585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市政府成立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指挥部,建立了市级联系会制度,各区县也专门成立工作领导机构。按照市区财政各分担50%的原则,市区(县)两级财政共同筹集整治资金。市政府与各区县签订了工作责任书,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截至2012年底,本市已全面完成2012年15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市区(县)两级财政部门共拨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资金归集账户项目资金73.4亿元,其中市级财政46.5亿元,区县财政26.9亿元(其中抗震节能综合改造3.7亿元,节能及供热计量改造18.5亿元,小区环境综合整治资金4.7亿元)。

  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北京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明显,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调控人口规模、治理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任重道远。

  ●统筹做好新阶段特大型城市规划、建设、运行、服务、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动力仍显不足,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还需下更大功夫。

  ●创新社会管理、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够,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首都工作的“六个坚持”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四个服务 ●必须坚持民生优先 ●必须坚持统筹协调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3成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29.3%,生活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比重由10%提高到50%,污水处理率、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83%和61%。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绿化,建成开放一批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工程阶段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6%。

  社保待遇标准五年提高六次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17.6万人,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以内。社保相关待遇标准五年提高六次,各项标准均提高50%以上。“大民政”建设全力推进,居家养老助残政策和老年人优待办法实施,推动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实现每个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和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

  名词解释

  大民政

  相对于传统的民政工作而言,大民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人为本,关注和服务的对象扩大到低收入者、边缘人群和流动人口;兼顾过去的发展基础,也着眼今天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战略;既讲制度创新,也讲服务创新,更讲价值重塑。

  选聘7067名大学生进社区

  制定实施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和规划,率先形成社会建设四级工作网络。开展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试点,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加强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选聘7067名大学生到社区工作。

  名词解释

  “枢纽型”社会组织

  由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的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的联合型组织。根据市委市政府授权,“枢纽型”社会组织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业务上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上发挥“骨干”作用。

  成立六大文化联盟

  完成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任务,成立六大文化联盟,建立了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村村有书屋”、广播电视“户户通”。

  名词解释

  六大文化联盟

  2011年年底以来,北京成立了首都剧院联盟、首都博物馆联盟、首都出版发行联盟、首都影院联盟、首都影视产业联盟、首都图书馆联盟六大文化联盟。通过文化联盟的形式,整合剧院、博物馆、出版、影院、影视产业和图书馆资源,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发起成立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

  发起成立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制定实施促进旅游业发展意见,年入境游客超过500万人次。

  名词解释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

  2012年9月15日,世界上首个以城市为主体的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在京正式成立。联合会由北京率先倡导,全球五十多个旅游城市和组织共同发起,总部永久设立于北京。联合会将为世界旅游城市搭建合作交流的桥梁,为旅游者更加便捷地出行提供载体,更好地发挥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品质﹑构建和谐世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记者 吴迪 王皓)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