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干部论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扎实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体会
次仁罗布
2013年01月16日14:33   来源:西藏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农牧区的改革与发展,农牧区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笔者认为,西藏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务必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扎实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加快推动西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要性

要真正实现农牧民富裕,农牧区发达,农牧业强盛,就必须增强农牧业领域自身的造血功能,而可行且必须的办法就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不仅有利于解决农牧区问题,也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在经济处于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创造经济的最大增长空间,拉动农牧区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要求,避免“农村病”和“城市病”,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的聚集效应可以推动农牧区民营、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聚集效应使得本区域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扩大本地市场,有利于进行规模生产,产生市场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还带来信息与人才,有利于民营、私营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加快实现农牧区工业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目前,西藏民营、私营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使民营、私营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拓展农牧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孕育和培植大批的龙头企业和农牧副产品交易市场,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另外,城乡一体化进程能改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

(四)城乡一体化可以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缓解农牧区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有效克服农牧民收入徘徊的局面,帮助实现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规律过程。

二、加快推动西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推动西藏城乡发展一体化,应该说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都处在最有利的时机。首先,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先行先试为西藏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了难得的有利条件和借鉴经验。把城镇化作为工作重点,产业发展作为依托,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良好互动是大有作为的。其次,城乡一体化进程是西藏农牧区步入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就农牧区而言,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迈进小康生活。这个时期,全区农牧区安居工程任务基本完成,开始向着培育集镇的目标发展。再次,西藏城镇及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劳务输出的收入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目前,全区每年进入城市务工的农牧民达80多万人次。第四,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制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特别是中央加大投资力度,继续扩大专项投资规模,向民生领域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向农牧业倾斜,向基础设施倾斜,这为西藏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第五,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城乡一体化做了全面的阐述,明确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就为我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从理论政策、实际操作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虽然我区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着许多有利因素,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时至今日,农牧区集体所有的土地,农牧民手中最具市场价值的生产要素,最具增值潜力的宝贵资产,还没有成为他们投入市场化运营的资本和积累财产性收入的源泉。

三、加快推动西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一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通;二是打破计划经济思维,建立起社会转型、要素流通的社会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三是在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弘扬农牧区特色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在乡,手段是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相对于西藏这样一个农牧业传统大区而言,要紧紧抓住中央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区情,不搞一刀切,在全面谋划和有力实施的同时,要牢牢扭住“乡”这个重点,突出“城”这个手段,实现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把城镇化与农牧区工业化和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共荣、协调发展。

(一)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编制科学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市场经济和城乡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最基本的、首要的规划原则,务必把农牧区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区分功能定位,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起点一定要高,不要过多地考虑目前的资金、企业、人口等条件,要放在全区经济社会战略全局中去谋划和考虑。完善城镇建设规划。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城市、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结合。

(二)注重特色和生态保护。西藏城乡一体化中的城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一个城镇没有自身的特色与文化内涵,等于没有灵魂。传统文化特色是城镇化建设中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在城镇建筑、生活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都要突出西藏特色。在城镇化建设中,应根据本地自然、环境、产业优势、经济结构等特点,使各地的城镇都有自身的风格、特色和发展模式。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西藏的城镇化建设,必须注意生态问题,解决工业、商贸业、旅游业等发展和人口聚集后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各城镇不会成为污染源,不致于破坏农牧区的生态环境。城镇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城镇化建设中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要选择好的产业门类,对计划发展的产业从环保角度进行选择;另一方面要千万百计保护原有的生态资源,特别是要保护好植被和河道。

(三)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农牧业产业化是农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它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某主导产业和相关的若干骨干农牧产品,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结合成一个新的农牧业体系,实行种养、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开展加工、购销、延长农牧业的产业链,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使农牧业成为高效盈利产业,促使农牧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农牧业产业化还把农工、销售与城市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运作,既可收到城乡优势互补功效,又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步伐。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通过财税政策,稳定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地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者系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党委书记)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