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南通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20个岗位吸引数百人报名,其中不乏多名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为何这么多人情愿放下“铁饭碗”,“逆向流动”到国企?
从事人事管理多年的南通市国资委人事处处长李社豪告诉记者,国企招聘通常是不温不火。此次报名人数多、人员素质高,甚至出现公务员报考的情况,实属少见。
“出现这种公务员‘逆向流动’到国企的现象并不奇怪。”李社豪认为,现在找工作更重视整个工作环境和成长空间。过去公务员被认为是“铁饭碗”,是因为制度保障有力,比较稳定。但如今不少国企同样形成了一整套激发员工上进的保障机制,风险防控到位,信誉度比较高,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小,工作环境相比机关、事业单位并不差。
李社豪的这番见解,得到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张见明的认同。他认为,公务员报考国企无非两点:待遇和发展空间。“事实上,现在有些国企的待遇甚至已经超过了基层公务员的待遇,其用人引力效应正在释放。”
据统计,2012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笔试中,17941个招录职位,共吸引了报名考生约97万人。家在东北的薛文大学毕业前幸运地在千军万马中闯过独木桥,考取了云南边检的一个公务员岗位。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最终选择了来无锡一家大型企业做总经理助理。“一毕业就能拿20万年薪,没法不动心。”薛文对记者坦言,待遇成为决定他择业的最关键因素,“除了工资高,成长得也快。”
“在国家机关,的确存在‘天花板效应’。”2012国内十佳管理培训师殷祥指出,机关单位内部论资排辈现象还很普遍,年轻人发展空间有限,成长速度也较慢。而在企业,个人上升空间相对要畅通得多。南师大毕业生小杨三年前考取了通州区某乡镇的公务员,从事法务工作,一年后便跳了槽。说起跳槽的原因,小杨直言:“专业不对口,觉得做不出什么事。每天都在打文件,自己年纪轻轻的得不到实质性锻炼,也看不到上升的空间。”
“公务员不再是一个铁饭碗。”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副主任任文硕认为,公务员“有进无出”的局面正在改变。去年年初,溧阳市交通局公务员陈某因长期不上班而被辞退。据统计,5年来我省共有2000余名公务员因各种原因从机关流向社会。
“促进公务员流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内部竞争机制的引入。”目前,在上海、深圳、郑州等地已经进行了公务员聘任制试点。比如,上海的执法类公务员中就有部分岗位是聘任制。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一机制在今后将会得到普及和进入常态化,并将直接影响我国行政工作人员的来源和选拔机制,进而提升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质态。
曾经,国有企业(当时叫国营企业)脚步滞重,国退民进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也发生在青年人对未来的看法中,自然吸引力不强。如今,国企蓬勃发展,在这里有与“铁饭碗”相同的待遇,还有比“铁饭碗”更大的成长空间。江苏大生集团副总经理孙倩告诉记者,最近几年,集团几乎每次招聘都有公务员报考,就在今年,该集团刚刚招聘来的一个总会计师,原来就在南通某机关工作。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基层公务员流动,机关领导干部“逆向流动”也日趋频繁。南通市组织部企事业干部处的同志介绍说,在南通,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三支队伍”交流渠道已经打通,自2011年6月以来,先后有14名党政机关干部流动到企事业任职。南通兴东机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林,原任南通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江苏大生集团现任掌门人王春,就曾是市国资委副主任。
“未来的趋势是政府机构与企事业单位‘双向流动’。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组织脉络,无论政府机构的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员,都是社会组织中的细胞。只有细胞流通共融,机体才会顺畅。”南通大学社会学者王芳指出,未来,“人尽其才”必将真正成为人们择业的风向标。 (见习记者 付 奇 实习生 杨 梅 记者 陈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