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走基层·走进360行:雪夜,停机坪上的坚守

2013年01月08日11:10   来源:中工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2012年12月20日,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机坪温度已经低于零下30摄氏度。

严寒中,南方航空新疆公司的机务工坚守在工作第一线,记者也真实记录下了他们一天的工作。

18时,记者跟随南航新疆飞机维修基地三车间一工段段长陈向曲,来到停机坪上的机务休息室。

从6时到10时,陈向曲和他的工友们已经上了一个早班,他们还有一个从18时一直上到第二天凌晨6时的晚班。此时,机坪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26摄氏度,到了后半夜,气温更是会降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

指纹“打卡”后,陈向曲和工友们换上了夜班装备:皮大衣、皮裤子、皮棉鞋。陈向曲说,公司给每一名机务员工发放了皮制帽子,但由于机坪噪音较大,皮帽子盖着耳朵,不容易听清楚说话,大多数人还是戴自己的绒线帽。

开完班前会,陈师傅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四双手套:一双皮质的、一双防雪棉质的、两双线手套。

陈向曲说,机务员工普遍都有三到四双手套,方便干活儿时的不同需要,可即便是这样,很多时候,由于飞机一些小部件需要测量和擦拭,必须裸手工作。

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机库容量有限,大部分的排故工作都在停机坪上进行。夜晚超过零下30摄氏度的停机坪上,即便是“全副武装”,工作一会儿后也必然冻得“透心凉”,裸手操作几分钟,就要“摩拳擦掌”,不停地哈气取暖。

此时有架飞机短停,放水时记者观察到,滴落在机坪上的水滴短短一分钟内就结了冰,不一会儿就形成了一个冰疙瘩。站在机坪上10几分钟,记者冻得受不了,只得躲进休息室,隔着玻璃观察还在停机坪上工作的机务工们。

休息室内虽然有暖气,但一个接一个的短停、航后工作让这些机务工刚休息十几分钟,身子还没暖透,就得再次戴上手套出门。23时30分,夜宵送过来了,是泡好的方便面。喝完最后一口汤,一抹嘴,陈向曲说:“一晚上,就靠这一顿夜宵啦。”

这天夜里,陈向曲和他的工友们保障了飞往伊宁、广州等7个短停,又完成了从成都、上海等飞回的13个航班的保障工作,其中还有3个较大的排故工作。严寒中的停机坪上,不时有片片雪花飞舞。本该6时下班的他带领工段弟兄们坚持干到8时才放心地跟同事交班。

14个小时的工作,陈向曲只在休息室里呆了3个多小时,绒线帽子上结上了一层薄薄的霜。

21日8时15分,乌鲁木齐的天还没有放亮。陈向曲和他的工友们清点工具、整理材料,开完班后会,结束了晚班。

“困了。忙的时候不觉得,闲下来马上就困了。新疆的冬夜又冷又长,冷起来真是夸张。”戴好帽子手套,走出机坪,陈向曲叮嘱大家:“今天冬至,都别忘了吃饺子!”

此刻,停机坪上,飞行员们在做绕机检查,地服人员也在寒风中核对登机旅客信息,货运工有序装卸,跑道尽头,除冰人员正在为排队等待起飞的飞机除冰……(赵晓展)

(责编:吴思瑶(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