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缓慢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着力点。
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出发,深化改革的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改善需求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投资率持续上升,消费率持续下降,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更快。主要原因: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倾向较强,储蓄率不断上升。二是城镇化发展机制不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的巨大需求潜力未能有效激活。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主导的投资范围过宽,宏观调控与监管的有效性较差。四是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没有真正反映实际成本和供求关系,助长了投资需求过快、无序膨胀。因此,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必须深化投资、财税、价格、行政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第二,提升产业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很快,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一是资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环境补偿机制缺失,助长重化工业盲目扩张;二是税制不够合理,服务业税负较重;三是监管规则不合理,阻碍民营经济进入服务业。因此,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就必须深化要素价格、财税体制、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等方面改革。
第三,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与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密切相关。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所具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还不完善;二是节能环保、知识产权等标准、法规和监管不健全;三是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因此,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根本上说,必须深化企业制度、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