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农民演出队在排演节目。通讯员 徐守俊摄
走进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大布苏镇传字村的一户农家,十几位农民坐在热炕头上“玩儿”得热火朝天,一支唢呐、两把二胡,乐声一响,歌声从屋里透了出来。
原来这是村里的文化大院在排演节目,大院创办人祖国山说:“俺们的节目都是自编自演的,先前多唱身边好人好事。现在十八大闭幕了,要唱唱党的好政策。”
松原市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所属四县全部跻身“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物质食粮丰收了,精神食粮也不能匮乏”,松原市委宣传部部长徐淑红说,2006年松原市在调研中发现,松原农村不仅孕育着多种原生态“草根文化”,还隐藏着爱好和支持文化发展的“文化人”。于是,松原市开始了“像农民种地一样种文化”的实践探索。“农民小剧团大院”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紧接着,图书大院、剪纸大院、刺绣大院也多了起来。
为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松原市下发了关于农村大院建设的意见和规划,保障“种下去”的文化“长”起来。徐淑红告诉记者,自2009年以来,松原市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4亿余元,用于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此外,还拿出300余万元的资金,购置办公文化设备、开展活动和培训骨干等。
目前,松原市较为规范的各类特色文化大院有654个,文化户近3000个。组织培训辅导班200余期,累计派出下乡辅导人员2500人次,辅导农村文艺骨干7200人,培养文化热心人6000余人。(记者 曾毅 特约记者 任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