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文化助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

2012年12月17日15:04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奋进中国·十八大精神在基层)从“挖煤”“挖矿”到“挖文化”:文化助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

从昔日的“挖煤”、“挖矿”到如今的“挖文化”,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不约而同选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改变了“矿业兴则城市兴,矿业竭则城市衰”的命运,还塑造了新的城市形象。

作为我国古代矿冶文化主要发祥地,湖北黄石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开始“大兴炉冶”,深厚的矿冶文化渗透到黄石人的民俗民情、社会组织和生产生活中,成为黄石的文化之根。在城市转型过程中,黄石人从挖掘地下有形的矿产资源转向挖掘数千年延续传承的文化资源,全方位打造“矿冶名城”。

黄石市委宣传部长罗光辉介绍,近年来,黄石共约投资9000万元,保护整合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工业遗产资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申遗工作已进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录。2011年,黄石还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担当湖北文化大发展的排头兵。

“延绵坚韧、开拓进取的矿冶文化提升了城市的个性、品位和内涵,已成为黄石的城市之魂,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湖北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主任陈继林教授说。

深冬的大庆银装素裹,遍布在城市各个角落、日夜抽油的“磕头机”是这座“因油而兴”的城市一道独特景观。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铸就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涌现出了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等不少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团结凝聚百万石油人的强大精神动力。

铁人精神是大庆文化建设的灵魂。走进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迎面是一组国内最大的铸铜雕像“石油魂”,气势磅礴、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形象。曾经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石油馆--蓝色的“油立方”,如今也被整体搬回到大庆,给这座“石油城”增添了一道新的文化景观。

江苏徐州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煤炭资源基地,同时也是彭祖故国、刘邦故里。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徐州人深入挖掘深厚的汉文化资源,组织创作反映汉代恢弘历史、民俗风情的大型音舞诗画剧《汉风华章》,拍摄大型影视剧《汉帝刘邦》、《解忧公主》等。花大气力为市民建设文化设施,举办文化活动普惠于民,使这座古老的文化之城容光焕发。

徐州同时还围绕着“园区集聚、项目集中、企业集群”的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以“舞动汉风”为龙头,着力打造多样化产业发展的载体,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市场,逐步完善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徐州在建或建成的文化产业园区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6家,2012年共安排93个重点文化项目,总投资365.9亿元。

在自然资源丰富的陕西铜川、临潼等地,深入挖掘历史悠久的“秦风唐韵”也成为当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特色。依托“药王”孙思邈的品牌,铜川确立了向“休闲养生城”的转型目标。临潼则依托兵马俑、华清池、骊山等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拉开了建设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恢弘大幕,芷阳广场、大唐华清城、凤凰池生态谷等一批旅游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塑造了陕西西安国际旅游新品牌。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要将散落在城市每一个角落的文化珍珠一颗颗串起来,把文明的碎片拼接成一幅幅珍贵的城市文化册页,用文化重塑资源型城市的软实力。”西安市临潼区委书记庞阿平说。(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张建松、刘兆权、文贻炜)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